河北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怎么样(河北地税电话客服电话)

地税局服务中心与地税局服务大厅的区别

地税局服务中心,我不知道你是讲的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还是地税局办税服务中心。

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主要是为税郑信务机关后勤服务的,

而地税局办税服务中心与地税局服务大厅没有本质性区别,只是大小而已,其功能都是一仿昌个样,都是纳税服务场所。地税局办税服务中心是由几个区地税局联合办税服备丛扒务场所,地税局服务大厅只是一个区地税局的办税服务场所。两个地方纳税人都可以申请代 开发票。

国地税联合办税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

一、“营改增”后国地税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乎伍

“营改增”后,国税地税整合资源,深化合作,在减少办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国地税合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一)合作的认识不够深入。随“营改增”全面推进,地税局在合作中承担了更多的工作量,由于承担了较大的压力与风险,主观上有想法有看法;国税局则认为地税业务已大量减少,再委托国税局代征税款,难免增加国税工作量,国税人员思想上不予重视,有所排斥。工作量不平衡导致国地税心态不一,依赖政府、依靠上级的思想比较严重,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

(二)合作的领域还不够宽。由于国税、地税属两个不同的独立执法主体,执法的侧重点不同,使用的发票、管辖的税种也不同,在使用文书及程序等方面,国地税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致使一些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深度合作。如:联合稽查打击偷逃税方面、发票管理等方面还有差距。特别是在稽查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国税刚查完,地税又来查的情况,检查不同步,处理不一致,不仅增加了税收成本,而且还加重了纳税人的负担。

(三)信息共享度不高。随着金税三期系统全面上线,双方在系统中已能实现联合税务登记、联合办税服务。但由于国税、地税前期征管软件的独立性和管理体制的差异性,双方征管数据(财务报表信息、发票信息、税源信息等)暂时无法有效互通互联。纳税人信息神和不能及时共享利用,为后期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阻力。

(四)委托代征工作协作机制不完善。目前,国税与地税按照方便纳税人和主体税种征管原则,双方就“营改增”后的二手房交易增值税、私房出租增值税及核对征收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地方税附加等相互委托代征,但双方均有各自的工作重点和任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因征收数据传递不及时,出现少征、错征、漏征,导致税款流失的情况。

二、强化国税地税合作的对策——瞄准“三方共赢”

全面落实国地税联合办税,既是税制改革的重要部分,又是提升征管质量的重要步骤,更是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举措。要以国税、地税、纳税人“三方共赢”为目标,着力搞好国地税联合办税工作,我们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一)政府主导,实现无缝对游顷盯接。深入推进国地税合作,地方政府有期待,基层税务机关有需求,广大纳税人有期盼。各级政府要把国地税联合办税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在政府常务会上进行研究,专题部署。税务机关要充分运用好现有资源,相互借鉴管理经验,在最大范围内降低征纳成本,提高征管效率。

(二)循序渐进,夯实合作基础。国税地税两家应在现行税收法律法规框架内,共同研究一些有利于税收工作、堵住漏征漏管、防止税款流失的措施办法。如:在联合开展税务稽查方面,建立税务稽查案件长期协作机制,任何一方对共管纳税户进行税务检查时,应相互通气,交换稽查信息数据,共同建立涉税违法信息库;对已定性为重大涉税案件的共管企业,双方应联合制定检查计划,确定共同检查案源,按规定程序报批后联合实施稽查,避免重复检查;对不能实行联合稽查的案件和接到不属于自己管辖范围的举报案件,要及时向对方传递信息,确保稽查成果共享和税收违法案件得到及时查处。

(三)密切协作,提高代征水平。国税、地税应在委托代征方面加强合作,定期向对方提供代征税款及附征税费数据信息,共享征收信息,及时解决代征中出现的问题。采取随机抽查方式了解主税和附征税费是否一一对应,做到税费无积压、无挪用,入库及时、准确。

(四)综合治税,建立长效机制。国税、地税应定期召开征管工作联席会议,及时传递相关信息、资料,共同就征管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商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建立起涵盖征收、管理、稽查和纳税人权益保护等各环节的长效合作机制,努力实现办税过程“1+1=2”、征收成本“1+12”、税收收入“1+12”的目标。

在税务局工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你好,现在国税地税已经合并成税务局了,作为利益相关人,简单谈一下体验。

首先,谈一下各级税务部门的繁忙程度:

税务系统四个层级中, 总局与省局 以政策制定为主,办公室和业务科室很忙、很累。

市局 负责上传下达,不太涉及政策制定,又不直接与纳税人沟通,相对来说最清闲。

县局 以执行为主,直接接触纳税人,比市局累,但和省局的累法又完全不一样。

然后,县级局的各个部门体验也完全不同:

1、办税服务厅 :与纳税人直接沟通,登记注销、发票代开、申报纳税、社保业务等非常繁杂,非常考验人。如果遇上难以沟通的办税人员,光是交流协调就让人心累,所以,一般没有人喜欢呆在大厅。

因此,大部分地区的窗口人员都是编制外人员(协税员)。

2、税务所(分局) 。最多的就是管理员(也有叫专管员的,都是公务员),与企业日常接触,掌握企业的日常办税业务, 社会 地位比较高,大型企业的配合程度也挺高。

但是,国地税合并后,各种督查内审、执法检查、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等等,会让管理员精疲力尽;目前的减税降费、帆戚疫情政策等等,也让人焦头烂额。

另外,管理员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容易出问题。加上各种业务最终都由管理员落实,也是挺忙的。

3、业务科室 。各个科室忙闲不匀,办公室和税政股最忙,其它业务科室(如社保非税股、信息中心等)还是相对清闲的。

税务局目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合并后领导职数超编,基本没有晋升空间,加上垂直管理无法交流,大部分人终其一生就是一个科员,跟地方公务员没法比较。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2018年征管体制改革,原国税局、地税局合并成立税务局。在现在的税务局,大多数参加工作时间较长的人都会有 疲沓、失意,无所适从 的感觉。

首先,经费难保障 。税务局经费实行中央财政保障和地方财政分级保障相结合的方式。省级税务局由中央和省财政保障,市级税务局由中央和市财政保障,县级税务局由中央和县财政保障。中央保障部分当然没问题,可分级的地方财政保障却问题多多,特别是绩效,精神文明奖均由地方财政保障,很多地方的税务局不能足额及时发放。受地方经济影响,不同地区的税务局,干部待遇横向不平衡问题也很突出。与过去相对来说较好的福利待遇相比,很多人心理不平衡。

晋升无空间 。本来垂直部门晋升渠道就少。国地税合并后正转副全国税务系统统计是3万人。消化这么多正转副需要多长时间?副职提拔正职,一般干部提拔副职,近几年想都别想。没指颤有晋升空间的单位就会是一潭死水。

工作无所谓 。现在税务局的工作一切围着绩效转。绩效考核成绩好,优秀、先进都有戏,绩效考核成绩差,啥想法也别有,啥条件也别提。税务局就哪些工作,各地做法大同小异,工作成效相差无几,提升绩效靠什么?靠宣传、靠领导批示。另外,税务局工作不像工厂流水线作业,绩效考核体现工作成效,工作性质不同,工作量不同的内部科室,绩效也要分个三六九等,导致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想方设法提高绩效分数上来,而本职工作反而无所谓了。

2018年10月份,国地税正式合并为税务局,全国税务系统上下,统一抬头为“国家税务总局 税务局”。

比如,新疆乌鲁木齐某区的税务局,全称就是“国家税务总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税务局”。名字是不是特别拖沓?为什么要取这么长的名字呢?总局的出发点就是 为了突出税务系统的垂直态逗陵管理属性。

垂直管理的税务系统与地方的交流比较少,人事权、财政权都不直接关联。

税务干部在垂直的系统里工作,是不归地方管辖的,通俗的说就是派驻地方的单位。所以我们税务干部的工作相对比较单纯,不会像地方政府一样,特别是像乡镇那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吃喝拉撒,下雨打雷全部都要管。

但是因为垂直管理的原因,税务局的干部也没有办法交流到系统外去,所以个人升迁通道就比较狭窄。县一级的税务局局长只不过是一个正科级干部,相当于一个乡(镇)长。一个税务局两三百号人能当上局长的,是屈指可数。当不上局长的人当中,工作二三十年,还是普通干部的不在少数。

所以如果在税务局工作就不要太过于注重所谓的“仕途发展”,这并不是个人努力就能够实现的。

从年轻干部进来之后的发展路径来说,一般肯定是到办税大厅锻炼1~2年,然后根据各个岗位的需要和干部自身的特点、个人意愿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安排到分级管理岗,或者是局机关的一些科室。

一般在工作了5~6年之后,就有机会参与中层干部副职的竞聘,成为中层副职之后,如果顺利的话,再经过3~5年左右就可以参加中层正职的选拔。

作为中层正职之后,一般年龄也到了35岁以上了。如果经历了几个不同岗位的中层正职锻炼,碰到好的机遇,就有机会成为局班子成员。但是这个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

总体来说,与同等条件下地方政府年轻干部相比,税务系统里个人的职务晋升了慢多了。

同样是二十四五岁,刚刚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一个进入税务局,另外一个进入乡镇工作。5年之后,税务局这个干部可能也就是一个副股级的中层,而进入乡镇的这个干部很可能已经是副科级干部了,这相当于税务局的副局长。乡镇干部5~6年就走完的路,税务干部至少要10到15年,而且还算速度快的。

国地税合并以后,工作越来越繁忙,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基层干部感觉也非常累。

2016年营改增之后,有一句玩笑话,“减负力度最大的行业是地税局,负担变得最重的行业是国税局。”

全行业营改增之后,所有流转环节都征收增值税,2016年营改增前后,国家税务总局出台了无数的文件,基层国税干部学都学不过来。

到了2018年国地税正式合并,本以为人多了,平摊到每个干部头上的事情应该会少一点。哪曾想,合并之后要求越来越多,事情越来越忙。

就拿2019年减税降费政策来说吧,政策是2019年1月中下旬出台的,但是却把政策享受期追溯到1月初,造成一大批纳税人在1月份征进来的税款,要全部退出去,而且上面的口径是不惜成本,一分钱也要退。

由于税务征管系统对纳税人的基础信息掌握不准确,不完整,为了把这一毛钱、几块钱税款都退给纳税人,基层税务干部不得不逐个打电话跟纳税人核实,询问纳税人的账户,很多情况下被纳税人当成了骗子。上面却要求100%退到位,可能吗?到最后还不是一地鸡毛,有些纳税人被退了两次税,被打了n个电话,然后又要求把误退的税补回来……

现在有一个非常不好的观念,很多税收优惠政策一出台,从总局到省局都要求宣传覆盖面、优惠覆盖面达到百分之百。如果通过督查暗访发现纳税人不知道或者没有享受到的,就要对基层进行问责,这是什么逻辑?

出台优惠政策出发点当然是为了纳税人好,但是每个纳税人利益诉求是不一致的,有些纳税人出于某些原因不愿意享受,但是为了这个100%,基层税务机关不得不强制要求人家享受。

在税务局工作,当然也有好的地方。比较适合希望在财税专业上钻研的人或者女孩子,平平淡淡过日子,稳稳的幸福。

至于说收入方面,只能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跟公安、财政等强势部门相比,肯定是比不上了。

我是国地税合并一年后调到地方政府部门的资深税务干部,在税务局工作时除了没当过一把手局长其他岗位基本都干过,如今离开税务局也快一年了,经过对比,内心深处是无比怀念在税务局工作的日子,工作环境好,业务单纯给有志于走 财经 专业的人丰富的实践空间,综合收入高于地方同级公务员,是专业执法部门受地方政府干预少。。。总之,是个性价比非常好的公务员岗位,抓紧了一定要珍惜!

三年了,人是合了,事是合了,心却没很好合一起,力合则打了折扣,税总领导应当好好管一管这个事儿,找个良方带好这支队伍

税务机关目前从上到下的理念是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纳税人满意度。在税务局上班,尤其是在办税服务厅工作,首先要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员,而不是执法人员。

我们每天工作会面对大量的纳税人,有素质好的,也有素质很差的,自己啥也不懂还对我们窗口小姑娘大吼大叫的,遇到过业务能力很强也很有礼貌的会计、还遇到过一问三不知的混日子的会计,一点业务也不学,经常来办业务每次都问相同的问题,我们工作人员只好耐心解答。

经常遇到因为为他解决了难题,第二天送来感谢信的好人,我自己也收到过一封。也同样遇到过办理完业务还客客气气笑着离开,回头就打电话投诉的人。

总的来说,好人比不讲理的人多,只要我们耐心服务,绝大多数人都会做出非常满意的评价。

关于待遇,税务局收的钱是多,但都直接打入国库,而不是税务局的账户,因此有些人说的税务局钱多用不完,都是主观臆断。税务局公务员和属地政府公务员收入基本持平。

税务局是窗口单位,虽然周一到周五忙,但周六周日会休息,加班比较少,双休日节假日公休基本能落实,这是最大的优势。

税务局人多,架子小,老同志多,年轻人进步难,这是最大的劣势。

反腐败

在税务局工作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真心的没有感觉!有人觉得在税务局工作属于公务员工资待遇一定很高,其实并不!

本人从事税务工作已经6年了,现在每个月3200,先后在税务大厅、政策法规科(税政科)、基层税务分局、法制科等部门工作过。历经了金税三期上线,国地税大厅互派人员联合办税,排污费改环保税,2018年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等。

从事税务工作主要看是做行政类还是业务类,因为本人一开始就是接触业务类工作,所以大部分工作是与税收相关。

个人觉得税务局最锻炼人的岗位就是基层税务分局,因为要管户,必须面对面接触纳税人,在基层分局要求税收业务知识扎实,能解决纳税人提出的各种业务问题。

本人并不喜欢去行政科室,给人一种感觉太机械,没有活力。

不过作为公务员不管在哪个单位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很牛逼!在税务系统要时刻记得“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宗旨,坚持为人民服务!

我身边也有朋友在税务局工作,我看他们生活得潇潇洒洒,没觉得有一点点苦楚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