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近五年财报分析

亚马逊云计算遭遇强劲对手 电商业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红刊 财经 何艳

编辑/承承

卢国韬表示,亚马逊云计算业务的表现在他预期之外,在未来还需不断加大投资的前提下,亚马逊EPS短期或较难好转。

自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之后,亚马逊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收跌,市值整体缩水超过600亿美元。财报显示,亚马逊云计算业务AWS二季度表现低于市场预期,5年来,AWS收入的季度增速首次低于40%,同时,EPS(每股收益)也不及预期。

谷歌强势介入 AWS增速放缓

《红周刊》 : 亚马逊最新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均实现同比增长,但云计算业务AWS仅实现了83.8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84.8亿美元,同时,37%的增速也是5年来AWS季度增速首次低于40%。

卢国韬: AWS已经占据了“云”最大的市场份额,增速减缓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但就此次AWS增长缓慢低于市场预期来说,我判断认为是微软、谷歌这样的竞争对手存在,特别是谷歌在过去这个季度非常重视云计算,导致AWS在拿到新的份额方面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

《红周刊》:谷歌在云计算上加码对亚马逊“云”的冲击有那么大吗?

卢国韬: 本来市场或者至少在我看来,谷歌不会投入那么多资金在云计算上,但从过去这个季度来看,谷歌在云计算投入上显示出很大的决心,这在之前是没有被预期到的。亚马逊应该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向前的指引上,表示要进一步重视云计算的销售,提升销售能力。

对于亚马逊来说,目前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其云计算销售价格表现疲软,这可能跟销售能力,与客户的沟通能力,或者激烈竞争等各方面因素有关。如果一旦在预期之外降价,则AWS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另外,此前谷歌云计算追赶力度不大,亚马逊只需要与微软展开竞争就可以了,AWS也没有那么必要拼命去投资升级,但现在来看,在谷歌发力下,导致亚马逊仍需要加大投入,如此就会导致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没有预想的那么多了。

《红周刊》:对于亚马逊来说,哪些关键因素会限制AWS增长?

卢国韬: 亚马逊涉入的领域非常广泛,就拿电商业务来说,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并没有这块业务,那么亚马逊在电商领域的对手比如沃尔玛自然就不会选择亚马逊的云服务,而倾向于选择微软,这就造成了实际上有相当程度的用户对AWS是不开放的。亚马逊因进入的领域太多,也导致跟云计算客户进行竞争的方面会有更多,而这就可能减缓最能产生净现金流的AWS业务的增长,相对微软和谷歌来说,其AWS未来的增长率是最受限制的。

《红周刊》:除了同业竞争的影响,导致亚马逊云计算发展不及预期还有没有其他因素?

卢国韬: 亚马逊之前拿到了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大合同,AWS和微软来分得这一块业务,但是现在特朗普表示,政府应该调查AWS是怎么赢得合同的,这就出现潜在的风险,即使查出来没问题,但能不能拿到原来那么大的份额,就存在不确定性了。所以,从另一角度来讲,AWS还需要增加销售人员,保证增长。

《红周刊》:竞争压力下,AWS会作哪些改变?

卢国韬: 目前,亚马逊已经在慢慢进行某些方面的战略收缩,比如最近有个消息,亚马逊让The Trade Desk在它的Fire TV平台上做广告,而自己不做了,某种程度来讲,这意味着亚马逊把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做好的领域让出去,这会减缓其他投资方面的压力,不过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个季度亚马逊财报确实不太好,但是因此判断AWS要出问题,还为 时尚 早。谷歌显示了巨大的决心,但具体如何还需要看后面几个季度表现。从AWS本身来讲,它既要承受降价压力,还要在销售方面进行投入,这会让其近一两个季度压力有明显提升。

在云计算业务放缓背景下,假设亚马逊没有其他业务补上,从静态角度分析,亚马逊的估值可能会有些偏高的,短期内,我觉得会有一定风险,但长期情况如何,还是需要继续跟踪观察。

电商业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红周刊》:电商业务作为亚马逊的主营业务之一,它在亚马逊的整个营业收入中的比例超过了50%,不过,最新财报显示,其核心电商业务增长速度似乎放缓了,相较前几年动辄超过20%的增速,今年第二季度来自在线商店的净销售额同比去年同期只增长了14%,来自实体店的净销售额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您如何看待亚马逊电商业务增速放缓情况?

卢国韬: 亚马逊电商业务增速放缓,可能只是临时的,因为当用户逐渐习惯“一日达”后,会有更多的生意放到亚马逊平台上,当亚马逊能够卖更多不同种类的东西,利润空间也就会慢慢提升,所以问题不大。而它的“一日达”主要就是为了电商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它增长放缓的速度跟沃尔玛或者其他实体店相比,会更加缓慢一些,亚马逊的电商业务还有潜力可挖的,当然,因为它现在规模已经很大,我认为百分之十几、二十几就已经是高速增长了。对于亚马逊电商业务来说,若“一日达”真的能够进展成功的话,亚马逊就可以做很多原来做不了的事,比如生鲜、药品领域,这就又一次减少了消费者进实体店消费的可能性,加速从实体店抢生意对它来说其实是好事。总之,我觉得亚马逊线上零售在美国还是有很大成长空间的。

《红周刊》:虽然亚马逊线上零售可能存在很大成长空间,但亚马逊的线上线下融合似乎做得并不好。

卢国韬: 确实存在这个方面问题,亚马逊不管是大店还是小店,在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方面似乎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以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为例,其在收购完成后就未达到预期,线上线下没能很好地捆绑从而将生鲜做好。全食主打要么有机,要么本地特产,能够保证新鲜和口感,但问题在于它的供应链太过复杂,大部分商品都要当地货源,可能每家店后面都要有供应链,个人觉得这样做是非常没效率的。当然,亚马逊的考虑可能是希望通过整合全食,在生鲜领域做得更好,或者如果做生鲜,本地的供应链是很重要的,得学习具体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大力布局“最后一站”

加入会员的人比非会员购买的东西更多,这是亚马逊投入“一日达”的出发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要实现“一日达”就会面临成本压力问题,物流服务要达到“一日达”,很多东西就需要自己来做,而不能过多地依赖FedEx、UPS,过去几年,在节假日时都会发生美国邮政系统不堪重负的情况,达不到亚马逊的要求,如今亚马逊自己建物流,必然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投入,而这需要长期进行多方面的投入。现在亚马逊已经有一半左右的运输由自己来处理,如果自己运输更多,利润会有所提升,但同时投资的数字也会更大。

《红周刊》:加大“一日达”投入显然会提升亚马逊的成本支出的,亚马逊第二季度总运营开支为603.2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99.03亿美元。从经营的角度看,亚马逊这种用成本换增长的模式是否 健康 ?

卢国韬: 亚马逊鼓励自己的员工下海创业去做本地物流,目的就是鼓励更多人创业,多在自己一两个镇的周围进行快递业务,也就是通常说的拿下最后一英里,虽然最后一站是最费成本的,但意义重大,也是最值得投资的。这需要一定的资金,但是难以确定具体需要花费多少,因为这将面临较大的成本增加,而且增加到什么时候也有不确定性。据观察,亚马逊的投资一个周期大概需要几年,如果现在开始进入周期的话,未来可能至少4个季度左右,成本压力会比较大,这会影响未来几个季度EPS的,虽然营收增长能帮助EPS提升,但个人认为达到预期的可能性并不大,还需要多观察一段时间。(注:卢国韬所在基金目前没有亚马逊仓位)

亚马逊相比阿里巴巴,为什么利润相差如此巨大?

先来看看二者之间的利润差距:

2018财年,阿里巴巴的净利润接近700亿人民币,约合100亿美元左右;而同期的亚马逊大约在30亿美元左右,差距并没有特别大。但是在2018年亚马逊的净利润是过去20年年份净利润的总和。因此,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吸金还是不一样的。

这主要还是由于二者模式的不同,亚马逊是自营为主,自己采购、自己经营与销售,物流、客服、售后等等全是亚马逊自己,因此,在这段时间内投入的成本非常高,特别是在物流方面的投入,尤其如此。

而阿里巴巴则不同,主要是提供了一个平台,基本的售前以及售后的初步交流、产品设计等等都是商家自己完成的,物流也有众多的公司辅助,因此阿里巴巴的经营成本相对较少,利润率较高。

但是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不一样,亚马逊的范围远大于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则主要集中在国内,从这个角度来说,亚马逊未来可能会遭遇本土派以及其他企业的攻击,特别是当欧洲试图摆脱美国,这就是一个非常有可能的事情,而阿里巴巴的海外扩展还有很大的机会,从电商来看,阿里巴巴的市场则更为稳健。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的范围也高于亚马逊,阿里巴巴涉及到金融、芯片、系统、环保、云计算等等,而亚马逊则业务范围上略逊于阿里。这一点来说,二者各有利弊。

总的来看,阿里在大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前景比亚马逊好。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代表了电子商务的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前者的大平台卖货模式,一种是后者的建立一个百货商店来帮助更多的人卖货,所以一个是重资产,一个是轻资产。但是目前亚马逊的市值是阿里巴巴的2倍多,而且股价持续上涨。

截止2018年9月25日,阿里巴巴市值4196亿美元,亚马逊市值9436亿美元,亚马逊市值是阿里巴巴的2.24倍,2018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亚马逊净销售额为604.53亿美元(约4152亿元),净利润阿里巴巴96亿美元,但亚马逊只有18亿美元,二者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

以下是亚马逊的市值和股价,市值9434亿美元,有可能是全球第二家市值过万亿的公司,仅次于苹果。

如下是阿里巴巴市值,4196亿美元,最近中概股行情一般,阿里巴巴从5600亿美元的市值峰值跌落到4196亿没有。

那为什么两家公司应收亚马逊是阿里巴巴的2倍,市值是2倍,但净利润是亚马逊只有18亿美元,但是阿里巴巴有96亿美元净利润,差异巨大。

因为两家公司经营模式不同。

亚马逊采用的是自营的方式,相当于自己是一个平台,所有产品都是自己在卖,相当于是学徒京东在早期的模式。所以亚马逊需要自己的仓库,自己的运营团队来做销售,毛利当然一般了。

但是阿里巴巴是一个平台,理念是帮助中小企业卖货,自己就收租和收广告费,所以呢,阿里巴巴是轻模式,只要平台在,就有营收,毛利高的吓人呀。阿里巴巴只要搭建了基础设施就好了,但是亚马逊所有都要自己来。

另外,两家公司理念不同。

亚马逊的核心模式是赚取未来的钱,所以亚马逊本身就是微利的,亚马逊在此前13年都处于微亏损的状态,就是为了做大市场,做成行业垄断者最终来获得更多利润。

阿里巴巴则主要服务小企业,做基础设施,本身业务到了一个拐点就会盈利,并且只要盈利了就不会再亏损。

不过两家公司越来越像了,都在做云业务,都在慢慢搭建平台,都在想做自营。未来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肯定会有大战。

你更看好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模式?

因为亚马逊更看重的是公司的现金流和营业规模,对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并不看重。

财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亚马逊营业收入1174.13亿美元,同比增长27.28%;净利润11.76亿美元,同比下降27.5%。

而阿里巴巴的财年与正常年份不一致,想要得到1-9月的业绩数据,需要经过计算。通过测算,阿里巴巴2017年1-9月营业收入为215.53亿美元,净利润为64.42亿美元。因为亚马逊和阿里经营模式的不同,比较营业收入并没有说服力。而亚马逊的净利润是阿里巴巴同期的18.26%。

不过双家公司的股价却与净利润的高低相反。截至2018年1月23日,亚马逊股价为1327.31美元,总市值为6369亿美元。按照复权股价计算,从上市之初的1.3美元到1327.31美元,亚马逊的股价增长了1000多倍。

截至2018年1月23日,阿里巴巴股价为184.02美元,总市值是4655亿美元,亚马逊的市值超过阿里巴巴1700亿美元。

亚马逊1997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在上市后第一份年报中公司创始人贝佐斯附上一封致股东的一封信,并将这封信附在今后每一年致股东的一封信的后面。

其实,这种差异不只体现在2013年,最新的财报数据,同样体现出了这种差异,在2017年第三季度,亚马逊的营收为437亿美元,同期,阿里巴巴的营收为82.9亿美元;而在净利润上,亚马逊第三季度为2.7亿美元,阿里则达到了26.2亿美元。

营收与净利润在长年出现持续性的巨大反差,最主要的原因,出在两家公司的经营模式上。

以一言蔽之,即亚马逊走的重资产模式,阿里走的轻资产模式。

从其巨大的营收规模上看,亚马逊并不是不赚钱,而是把赚来的钱又投入到了产品创新和基础设施上,使得每年的经营成本开支巨大,这才导致了营收与净利润之间的巨大反差,尤其是与阿里比起来。

而且亚马逊曾连续20多年没盈利,也都是把精力和金钱花在了电商基础设施的打造上。

两者之间的经营模式,具体的差异体现在,

亚马逊是自己采购商品、自己修建仓储、自己组建物流团队、自己开始网站、自己卖货,用国内的话说,就是“自营”模式,也就是国内的“京东模式”。

其实,是京东学习的亚马逊才对,只不过亚马逊现在的业务范围比京东更为广泛,而巨大的投入必然导致低利润,如京东在国内也是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阿里则是自己建个集市(天猫和淘宝平台),然后,邀请第三方的商家在自己平台上卖东西、物流是第三方的、物流也是第三方的。

所有的基础设施和经营成本,基本上都是第三方的,它只是承担平台的开发、维护运营及营销,而这些维护和推广成本是相对较低,而它既可以向商家收取摊位费、推广费及所有的销售的抽佣,所以,利润率既然就高。

【T教授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虽然阿里巴巴在中国的电商领域是绝对的大哥,但是到了世界上就并非如此了,因为毕竟前面还有个亚马逊!

亚马逊现在是全世界市值第二大的企业,仅次于苹果之后。不仅如此,亚马逊的市值是阿里巴巴的两倍还多。

从销售收入来看,在2018财年,亚马逊的收入达到了4100多亿,而阿里巴巴的只有2500多亿。所以从销售额上来看,亚马逊也是碾压的!

但是销售额并不等于实际赚到的钱,我们都知道看一家公司实际赚了多少钱要看净利润。如果对比阿里和亚马逊的净利润你会得出奇怪的答案!虽然阿里的销售额只有2500多亿,但净利润高达96亿美元。但亚马逊虽然销售额高达4100多亿,但净利润只有可怜的18亿美元!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实际上很简单,你可以把亚马逊当做中国的京东。因为亚马逊和京东一样,大多数商品都是自营的,还自建物流仓储。所以在资产上属于重资产。

但是阿里不一样,阿里只是一个C2C的平台,每天收租金就行了。所以从净利润上看阿里的肯定高,因为投入少。

但是从未来长远来看,亚马逊和京东未来很有可能比阿里赚更多的钱!

几年前,网上流传一幅来自于亚马逊的图,准确地说,它是该公司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在一张餐巾纸上画出来的。注意,这幅图没有一个箭头指向“获得利润”。它是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

贝索斯对于利润的兴趣很小,对于改变世界的兴趣倒是很大。

亚马逊在其创立以来的近20年多间,至今都没有可观的利润。虽然2016年,23.71亿的净利润创 历史 新高,但这主要“得益于”其往年净利润过低,比如2014和2012年的净利润均为负值。

但是,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亚马逊的运转情况,也不影响投资者的长期追捧。2017年,亚马逊股价上涨了65%,2018年1月26日,亚马逊公司(AMZN)的股价收盘上涨1.75%,报每股1402.05美元,史上首次突破了1400美元关口。

那么亚马逊的钱,都去哪了?

亚马逊并不是一家传统的公司,仅通过净利润来对其估值是不明智的,重要的是亚马逊懂得如何增长,并不在乎利润的多少,真正在乎的是如何分配资源来挖据新业务和实现增长。

一、发力用户增长和体验。

在线零售等亚马逊的成熟业务盈利能力很强,但亚马逊要做全球最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更多地强调客户体验和创新,且永无止境。

有些商品则是按成本价销售,或者亏本销售,以换取亚马逊网络的流量和用户的忠诚度。最明显的例子是它的Prime服务。这种服务纳入了 娱乐 内容,以提高做Prime会员的吸引力。这些 娱乐 内容对于亚马逊来说只构成固定成本,而不构成边际成本。如果你只考虑视频的盈利性,你就难以理解亚马逊的真正意图。

亚马逊致力于构建一套完整的采购、下单、物流系统。亚马逊在库存管理方面并没有选择像淘宝网那样的零库存的方式,而是投入巨资建立自己的实物资产网络,然后自己管理的模式。想不通的,可以想想国内的京东。目前,亚马逊在美国的11个州建有19个配送中心,在英、法、德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中国等亚洲国家都建有配送中心。同时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顾客可以随时查询订购状况、追踪自己的包裹。亚马逊认为,这种直接物流分配模式对于B2C 网站来说,虽然可能意味着增加成本,但对于全程掌控消费者的体验来说却至关重要。

亚马逊还一直在通过收购各种新兴的 时尚 项目,建造自己的 时尚 帝国,比如早前收购的Zappos和Shopbop。亚马逊2017年刚刚收购了3D人体数据模型 科技 公司BodyLabs。通过BodyLabs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智能系统,在数百家 时尚 门店系统进行现场测量、建模,能轻易获得数百万付费会员的身体测量数据。其后通过系统数据匹配,亚马逊能建立一个包括消费者身体测量数据、购物习惯、浏览记录、背景资料等匹配数据的系统。

二,持续押注未来 科技

截止2017年3月,亚马逊在过去12个月中,共投入174亿美元研发费用。然而,在其财报中,亚马逊并未明确报告研发费用,而是将其作为“技术和内容”成本,纳入营业费用。根据财报,“技术成本主要由研发活动费用组成,包括员工薪金,现有及新产品/服务的相关应用、生产、维护、运营、开发费用,以及AWS等成本。”当前,国内互联网公司与海外同行业巨头相比,技术研发投入明显偏少。马云表示,未来3年内将为达摩院投入1000亿元以上,才刚刚比肩亚马逊一年的研发投资。

AWS 是Amazon 的云计算业务。AWS 虽然目前在亚马逊三类业务中所占的比例最小,云计算毕竟是这个世界上,资本最为密集的行业之一。亚马逊对AWS的主要固定资产投入来自于租赁,由于服务器折旧时间短的特点,亚马逊每年计提高额折旧费。

AWS当前能够提供的计算能力,与其后14家竞争对手提供的计算能力的总和相当。AWS未来会在除传统大数据方面投入很多的资源之外,还会在物联网、人工智能方面也会投入大量的资源。

AWS 在 174 亿刀之中也只是占了一部分,并非全部。亚马逊正在寻求成为AI即服务的主流提供商。在2017年4月致股东的信件中,贝索斯详细写道,AI和机器学习技术是公司旨在维持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的新项目的重点。基于语音技术的家庭助手将很快风靡美国消费者,而亚马逊将在这个市场占据70%的市场份额。

2018年1月22日,亚马逊无人超市Amazon Go开业,震惊全球。你只需要装满你的购物袋,无需排队结账,走出去的时候你的亚马逊账户会自动帮你结算。这项“拿了就走”的 黑 科技 (“Just Walk Out” Technology),亚马逊研发至少用了5年时间,这是一种类似于无人驾驶的识别技术。

俗话说,利润是虚的,现金是实的。事实上,实际的自由现金流(FCF)更能够反映出亚马逊的真实情况。

自由现金流指的是公司在维持自身业务正常发展和再投资之后,可以回报给投资者(包括股权投资人和债权投资人)的现金流量。该概念起源于80年代的美国,由于利润指标并不能很真实的反应公司的 健康 状况(比如收入当中有大量的应收账款),所以,人们开始从现金流的角度去评估公司的价值。在今天的美国,自由现金流贴现法已经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估值模型。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必须披露这一指标。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FCF)的增幅的确快于净利润增长。

这个原因再简单不过,因为亚马逊赚的钱大部分都花出去了,而且是那种放长线钓大鱼、回报周期很长的投入。比如全球最强的自动化仓储系统、自营物流、智能音箱,还有贝索斯旗下的商业太空公司蓝色起源。

据说,贝索斯每次抛售的亚马逊股票,都会把钱投资给蓝色起源,当时被美国网友戏称为“卖书钱”。虽然蓝色起源是贝索斯个人名义下的公司,但贝索斯的钱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亚马逊,况且这个公司,16年来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全搞秘密研究去了。也就是说16年从未赚过1毛钱,全靠贝索斯的投资撑着,可想而知,研究火箭回收和载人飞行要花多少钱。

与之相反,阿里巴巴从一开始做电商就是平台化思维,不需要自采自销,也不需要建设物流设施,其开销自然就小。而且自从马云的电商做到最强后,他将支付、影视 娱乐 、快递业务等等,全都收购的收购、控股的控股,这些可都是离钱最近的消费场景,阿里利润不高才怪。

再者,亚马逊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高的公司之一,毋庸置疑。去年一财年就投入高达161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一,阿里似乎前十都进不去。当然,如果你非要说马云的达摩院,它是说三年内投资1000亿元,但也是现在才刚刚建立。亚马逊一年的研发费用,换算成人民币,也已经与阿里三年的投入持平。

这也是为什么亚马逊长达近20年不盈利,估值还能高过阿里巴巴的原因。

亚马逊和京东是一个模式就是古老的传统模式自己从厂家或者从代课那里进货然后自己在自己的网站上售卖,然后自己成立物流公司再给客户送货!!其实就是中间商!!亚马逊或者京东自己买东西卖给消费者,自己挣钱,天猫淘宝自己不卖东西,让老百姓和厂家在自己的平台上卖东西然后收取广告费,,大家仔细想想这2个模式到底谁对 社会 更加好,,当京东成为全国唯一的电商的时候,厂家没有话语权,,消费者也没有选择权,,疯狂压榨厂家价格,然后自己争取了中间价格后卖给消费者,,实体行业又怎么办?,因为厂家根本控制不了价格,懂吗?,,,而阿里巴巴呢,在淘宝上价格是市场竞争,淘宝不参与定价,普通卖家和厂家都可以参与其中,举个例子,一台冰箱,厂家出厂价为1000元,京东因为批量采购,把价格降到950元,然后京东挂牌1200元,京东利润250元,,天猫冰箱厂家旗舰店做为厂家他不可能只愿意依靠京东,所以他也卖1200元,,然后大区的厂家总代理也想为了跑量,他在厂家拿货价格也是950元,但是他也在淘宝卖这个冰箱挂价只要1100元,,因为他想要跑量,厂家的指标必须完成,然后消费者就可以用更加便宜的价格在淘宝买到同样的东西,至于售后,现在只要是品牌的东西,都是全国联保,,这大可放心!!其实京东自营就是二道贩子从我们厂家拿货,再自己去卖,无数次 历史 经验告诉我们,二道贩子越强大,厂家和消费者越吃亏!当二道贩子强大到垄断自营没有竞争对手的时候,那就是国家,实体企业,消费者最不幸的时候!

评论员门宁:

题主列出的数据是2013财年的情况,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已经 历史 遥远了。我们通过最新的数据比较一下:

今年上半年(2018H1),亚马逊营业收入1039亿美元,阿里巴巴营业收入1428亿元人民币,亚马逊的营业收入相当于5个阿里巴巴。在净利润方面,亚马逊实现归母净利41.63亿美元,而阿里巴巴实现净利润162.4亿元人民币,亚马逊的归母净利不到阿里巴巴的2倍。

两者都是电商巨头,为何利润差距如此大,这要从两者的模式差别来说起了。

一、两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均为电子商务

亚马逊以及阿里巴巴均起家于电子商务,目前依靠在电子商务领域积累的优势,大力投入 科技 研发,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的 科技 巨头。尤其是亚马逊,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均为世界最顶尖。

但技术转化为收入和利润需要成功的商业应用,在目前阶段,两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电子商务。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境内电商,过去5年国内电商收入占到了阿里巴巴总收入的8成。

亚马逊是一家全球电商公司,其收入的9成来自全球电子商务(包含美洲)。

二、同样的网上商城,不同的经营模式

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主要为淘宝和天猫,而亚马逊则是同名平台。虽然两家巨头都是做着电子商务的生意,但是经营的模式有相当大的差异。

阿里巴巴主要是做平台,无数的第三方商家入驻淘宝和天猫,依靠广告收入和管理费来赚取收益。这样做的优势非常明显,即可以吸引超级巨大的流量进入平台,而阿里巴巴不需要耗费太多人、物、财力就能维持运营,利润高也是顺理成章的。但缺点就是对第三方商家管理困难,假货较多。

亚马逊不仅做平台,还做自营。自营就相当于开了一家网络大超市,其利润率与零售行业相当,甚至比普通零售行业还要低,因此营业收入会显得很高,但利润不见得太高。

三、亚马逊更热衷于 科技 投入

亚马逊的老板贝索斯痴迷于对未来投入,去年亚马逊烧掉了230亿美元用于研发,而阿里巴巴研发投入仅有227.5亿人民币,之间刚好差着一个美元汇率。

因此亚马逊即使连续亏损了13年,投资者依然坚定做多亚马逊,亚马逊的总市值已经远远甩开了阿里巴巴(亚马逊市值约为阿里的2.4倍)。

阿里已经意识到了 科技 研发的重要性,并成立了达摩院,宣称投入1000亿用于基础研究。我们期待阿里巴巴能在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带给国人更多惊喜。

阿里还需要继续努力呀。

两者都是电商巨头,为何利润差距如此大,这要从两者的模式差别来说起了。

一、两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均为电子商务

亚马逊以及阿里巴巴均起家于电子商务,目前依靠在电子商务领域积累的优势,大力投入 科技 研发,逐渐发展成为世界的 科技 巨头。尤其是亚马逊,其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均为世界最顶尖。

但技术转化为收入和利润需要成功的商业应用,在目前阶段,两家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电子商务。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境内电商,过去5年国内电商收入占到了阿里巴巴总收入的8成。

亚马逊是一家全球电商公司,其收入的9成来自全球电子商务(包含美洲)。

二、同样的网上商城,不同的经营模式

阿里巴巴的电商平台主要为淘宝和天猫,而亚马逊则是同名平台。虽然两家巨头都是做着电子商务的生意,但是经营的模式有相当大的差异。

阿里巴巴主要是做平台,无数的第三方商家入驻淘宝和天猫,依靠广告收入和管理费来赚取收益。这样做的优势非常明显,即可以吸引超级巨大的流量进入平台,而阿里巴巴不需要耗费太多人、物、财力就能维持运营,利润高也是顺理成章的。但缺点就是对第三方商家管理困难,假货较多。

亚马逊不仅做平台,还做自营。自营就相当于开了一家网络大超市,其利润率与零售行业相当,甚至比普通零售行业还要低,因此营业收入会显得很高,但利润不见得太高。

三、亚马逊更热衷于 科技 投入

亚马逊的老板贝索斯痴迷于对未来投入,去年亚马逊烧掉了230亿美元用于研发,而阿里巴巴研发投入仅有227.5亿人民币,之间刚好差着一个美元汇率。

因此亚马逊即使连续亏损了13年,投资者依然坚定做多亚马逊,亚马逊的总市值已经远远甩开了阿里巴巴(亚马逊市值约为阿里的2.4倍)。

阿里已经意识到了 科技 研发的重要性,并成立了达摩院,宣称投入1000亿用于基础研究。我们期待阿里巴巴能在芯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带给国人更多惊喜。

亚马逊的市盈率为什么这么高

这是一个信任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怀疑的时代。

这可以拿来描述苹果粉丝们的感受。每个财季,他们最爱的公司都被放到显微镜下考察,而另一个科技巨头,亚马逊,却靠微弱的利润拿到资本市场通行证。

这一双重标准让苹果粉丝感到抓狂,因为苹果第四财季的运营利润同比上涨了35%,而经过亚马逊“精心修饰过的”财报中所体现出的该公司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的同比涨幅仅为2%。

更加令人不可接受的是,减去它手上的1220亿美元现金,苹果的市盈率仅为10倍左右;而亚马逊的动态市盈率却高达100倍!

在苹果一派的抱怨背后,有如下这么一些事实存在。

两家公司给人的预期不一样

两家公司的净利润数字可谓有天壤之别,但所引受到的待遇却与其利润差别不匹配,原因在于,分析师考虑的出发点与倾向不同。

以亚马逊为例,该公司正在重新塑造零售市场,而且并没有遇到真正的竞争对手。虽然亚马逊在该市场的年营收增幅仅为两位数,但另一大零售业巨头沃尔玛的年营收增幅却只有5%到7%。整个零售业的净利润率已经变得非常低,毛利像刀片一样薄,沃尔玛运营收入在其总营收的占比仅为5%,因此如果亚马逊采取加大投资以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在外界看来也是靠谱的。

而另一方面,苹果被普遍视为是一家硬件企业,而硬件行业在大家看来,利润率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呈现下降趋势。因为iPhone和iPad,市场已经给苹果打上了时尚的标签,而时尚的特性就是变化无常,所以苹果也将受到这种风气的伤害。

这种差别在两家公司于本周公布最近一个季度财报后反映得尤其突出。本周四,亚马逊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连续第五个季度低于分析师的预期,但该公司股价随后却出现了上涨趋势。

两家公司的股价哲学不同

亚马逊

近几年里,亚马逊净利润占营收的比例一直非常低,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计算,该公司去年净利润占营收的比例仅为1.8%。投资机构Piper Jaffray的分析师基尼•蒙斯特预计,这一比例将会在今年降至仅为0.4%,但蒙斯特将亚马逊股票评为“增持”级。

更糟糕的是,按照通用会计准则计算,亚马逊第三季度的运营亏损达到2800万美元,原因是该公司增加了配送成本、市场营销和其他运营支出。但糟糕的业绩并未给亚马逊股价带来大的影响,截至周五收盘,该公司股价上涨7%,报收于每股238.24美元。

与此同时,苹果的财季营收却一直远超分析师预期,但却在一些重要指标上令分析师感到失望。在截至9月底的2012财年第四财季,苹果的毛利润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8%至40%,该公司预计本财季的毛利润率可能将继续下跌至36%。

这增加了市场的担忧情绪,担心苹果会追随多数硬件公司长期发展后的下行趋势。由于计算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因此多数硬件公司的净利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截至周五收盘,苹果股价在纳斯达克股市的常规交易中下跌近1%,报收于每股604美元,该公司股价已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累计下跌了11%。

亚马逊股价不降反升的主要原因就是该公司在零售市场拥有绝对的统治力。The Street网站指出,配送成本、市场营销和诸如建设新配送中心等事宜都属于亚马逊的市场拓展战略。该公司正在依靠投资获得业绩增长。

按照华尔街专业人士的行话来说,这是一种机会。尤其考虑到,亚马逊曾经表示,该公司的部分巨额支出都被用来在海外市场开设实体零售店。目前,亚马逊有44%的营收来自海外市场。

实际上,来自亚马逊的哪怕一点点业绩改善都会让分析师感到高兴。亚马逊的配送成本占毛利润的比例实际上已经下降,而该公司的净运输费用占全部营收的比例也在下降。

于是,亚马逊驾驭着“不那么糟糕的零售业”的理论,一季又一季。

苹果

只要考虑到库克曾说:苹果的某些新品的成本将显著提升,那么苹果即便在上周五(10月26日)的股价上扬也透露出不安的气息。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苹果一直在大范围地对其每一件产品进行全面升级,并在本周同时推出了iPhone 5和iPad Mini。而后者更被视为是苹果针对谷歌和亚马逊推出的低价平板电脑所做出的反击。然而,iPad Mini的起售价为329美元,仍远远高于市场上其他平板电脑159美元的最低起售价。

问题就在这儿:苹果表示,该公司并不是通过牺牲利润率来刺激营收增长,苹果牺牲利润率是不得已而为之。市场对苹果做出的最佳反应于是是降低业绩预期。

其实,市场对苹果净利润率的担忧有些夸张。在截至9月底的2012财年,苹果的毛利润率已经上升至43.9%,而该公司2010财年的毛利润率则为39.4%。苹果预计下一财季利润率下降可能只是该公司近期利润率上涨的必然结果。但问题在于,苹果的净利润一直保持着增长趋势,但增速却一直在放缓。

虽然亚马逊股价在年内的累计涨幅高达38%,但苹果股价在年内的累计涨幅却几乎达到50%。两家公司的追随者和投资者都有足够的理由在今年庆贺,而没什么理由抱怨。

亚马逊Q4财报公布,AWS增速放缓

日前,亚马逊发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财报,当季收入增长21%,达到874.4亿美元,净收入33亿美元,每股收益6.47美元(去年同期收入724亿美元,净利润30亿美元,每股收益6.04美元)。北美销售额增长22%,达到536亿美元,而国际销售额增长14%,达到238亿美元。

其中,AWS的增长持续放缓。在2019年第二季度,AWS增长率降至37%,这是自亚马逊开始突破AWS数量以来首次低于40%的增长率。2019年第三季度增长35%,现在2019年第四季度增长为34%。AWS是云计算市场的主要部分,领先于 Azure和Google Cloud,然而高百分比的增长不会持续下去。

对于作为市场领导者的AWS来说,销售额增长34%至99.5亿美元的成绩可以说差强人意。虽然收入增长略有放缓,但AWS仍占该季度亚马逊总收入的12%,相比去年同期为10%,再次推动了整个公司的发展。

总裁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Moorhead表示:“AWS本季度表现出色,销售额增长了25亿美元,这比大多数云公司的收入的年度总规模还大。”

实际上,按年化计算,AWS现在的业务规模已达400亿美元,而Google Cloud的业务规模为80亿美元,其中还包括来自GSuite和其他服务的软件即服务收入。首席财务官Brian Olsavsky在与分析师的电话会议上表示,由于增加了产品和功能以及更多的销售人员,各类型的客户和工作量都在广泛的增长。他还说:“我们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而且我们的增长速度比竞争对手更快。

eMarketer首席分析师Andrew Lipsman表示:“亚马逊本季度在成本增加和竞争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增加了利润,这是一个真正的惊喜。”

去年10月底,美国国防部授予微软公司价值100亿美元、为期10年的JEDI计划,使得AWS在第四季度遭受重创。上周,AWS提出了一项停止该项目工作的动议。该公司早些时候指控说,这一决定受到了特朗普总统对贝佐斯的敌意的政治影响。与此同时,微软周三公布Azure云基础设施收入增长了62%,不过没有公布绝对收入数字。

亚马逊的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上涨了近13%,之后又回落到约11%的涨幅。这使得亚马逊市值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加入了苹果、微软和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 的行列。该股在整个市场温和下跌的一天,收盘时上涨了三分之二点,至每股1870.68美元。

毫无疑问,投资者热情高涨无疑是出人意料的高利润,更不用说一个通常会增长缓慢的季度竟然会有较为乐观前景。除了销售增长预期外,亚马逊还表示,预计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将在30亿至42亿美元之间,低于去年第一季度的44亿美元。

这很可能是由于一项新计划将花费大量资金的结果,该计划需要向Prime会员提供某些产品的一日甚至两小时的送货服务。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专注于年费119美元的Prime会员资格所带来的好处,该会员资格可实现免费快速运送和访问庞大的视频内容库。

贝佐斯表示,“本季度加入Prime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现在我们在全球拥有1.5亿付费的Prime会员。本季度,Prime的免费一日和当日交付给美国客户的商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倍。”

尽管更快的出货量推动了营业额的增长,但这并不便宜。亚马逊在去年宣布的一项计划上花费了约15亿美元,该计划为许多产品提供一日交付选项。但是,令投资者感到乐观的一个原因是,过去一个季度的运输成本已经稳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