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战术财报分析(财报分析思路)

如何做财报分析

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数据,并结合年度报告中的其它有关资料,特别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有关资料,投资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阅读和分析:

(一)从总体上观察企业全年所取的利润大小及其组成是否合理。通过将企业的全年利润与以前利润比较,能够评价企业利润变动情况的好坏。通过计算利润总额中各组成部分的比重,能够说明企业利润是否正常合理。通常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是其利润总额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比重应是最高的,其他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相对来讲比重不应很高。如果出现不符常规的情况,那就需要多加分析研究。

(二)通过对企业毛利率的计算,能够从一个方面说明企业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大小。毛利率的计算公式为: (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收入=毛利÷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企业毛利率比以前提高,可能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效,同时,在企业存货周转率未减慢的情况下,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应该有所增加。反之,当企业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则应对企业的业务拓展能力和生产管理效率多加考虑。

(三)可通过有关比率指标的计算,来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报酬。

常用的指标有:

1.每股收益。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普通股每股在一年中所赚得的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每股收益=(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平均股额 上列公式中,根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发行股票主要为普通股以及每股面值为1元的情况,可直接以税后利润除以平均股本总额来计算,此时,这一指标即为"股本净利率"。 每股获利额常被用来衡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评估股票投资的风险。如果企业的每股获利额较高,则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从而投资于该企业股票风险相对也就小一些。 应该指出,这一指标往往只用于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变动,而很少用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因为不同企业由于所采用的会计政策的不同会使这一指标产生较大的差异。 2.价格一盈利比率,即所谓的市盈率,这是一个被用来评价投资报酬与风险的指标,作为对每股获利额指标不足的一种弥补。

其公式如下: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获利额 假定某企业普通股每股市价为10元,每股获利额为0.40元,则其 市盈率=10÷0.40=25 它表示该种股票的市价是每元税后利润的25倍,其倒数(即1/25=4%)则表示投资于该种股票的投资报酬率。 将市盈率和每股获利额结合运用,可对股票未来的市价作出一定的估计。比如,企业每年利润增长30%,如果这个估计是比较正确的话,则次年的每股获利额可达0.52元(即0.04×130%),此时,即使市盈率不上升,未来的股价将为13元(即0.52×25倍),从而投资者就可据此对这种股票的买卖作出决策。

3.股利发放率。

这一指标反映企业的股利政策。其计算公式如下: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获利额 这一指标的评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资者是作为短期投资还是中长期投资而定。一般地,若作为短期投资,则应选择股利发放率比较高的股票;若作为中长期投资,则应选择股利发放率不是很高的股票,因为这预示着该企业正在把资金再行投入企业,从而将使其未来的利润增长具有较大的动力,并将使未来的股票价格上涨。

4.股利实得率。

这是一个反映股票投资者的现金收益率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股利实得率=每股股利÷每股市价 这一指标往往为那些对股利比较感兴趣的投资者所注意,对这些人而言,股利实得率较高的股票自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最后,要注意将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有关数据与资产负债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有关数据相对照,看看它们是否符合应有的连带关系。如,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最后的未分配利润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额相一致;年度内各项利润分配数是否与财务状况变动表中的各项利润分配数相一致;本年提取的公积金数额是否与资产负债表中的公积金增加数额相一致,如此等等。若发现这些数据之间无法核对,就说明报表中的许多资料都有错误甚至是失实了,这时就需要慎重决策。

投资成功的必备知识-读财报

读财报是投资必须要做的功课,读不读得懂都要读。真正读懂财报是合格投资者必备的能力,要想读懂财报可不容易,除了财报其自身一些复杂的合规性格式文本外,往往经过很多精心粉饰之处。首先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财报就非常的**反人类**。其次,往往存在很多人为设置许多阅读陷阱,需要投资者有非常深厚的积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本文就试着为大家提供一种较为简便的,易于见效的方法。

**在读财报之前,我们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

* 第一、了解行业基本研究方法和现状。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经营逻辑和基本研究方法,不能只看营收和利润。

比如,重资产的行业是先有投资,再通过规模效应赚钱,轻资产的行业比的是经营壁垒和运营效率,「卖人头」的行业看项目资源和管理效率,「卖品牌」的行业看毛利和渠道控制能力。

比如分析银行的财报,利润不是最重要的,因为银行调节利润太容易,正常企业常看的营收、现金流也不重要。银行最重要的是资产质量,其次是非息收入的占比。

ROE是最重要的指标,但不能一个ROE包打天下,每一个行业都有特别看中的指标:

比如建材企业要看现金流,因为下游都是高负债且被政府打压的开发商,那么,「收现比」「净现比」就是重要的指标。

财报不是小说,知道重点,才知道要看什么。

* 第二、了解基本的财务常识。

这点就不用多说了,企业财报是以三张财务报表为核心展开论述的,至少要理解主要财务科目的内容、作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但也不能过于强调三张表,读财报不是看财务数据,虽然很多投资者喜欢通过财务数据进行选股,包括量化程序,不过,在基本面研究中,财务数据更多是去验证你的研究推测。

* 第三、如果是你没有研究过的新企业,那么最好不要直接读财报,先看一份靠谱的券商的深度研究报告,理解基本逻辑,但不要轻易相信报告中的结论。

跟财报不同,券商深度研究报告的内容都是整理和提炼过的投资框架和要点,并且符合人类的阅读习惯,便于投资者建立对公司的基本理解。

* 第四、如果是你深度研究过或持有的企业,在读财报之前,要建立基本的预期,以及你想从财报中得到的信息。

我们经常在财报分析文章中看到「超预期」「不及预期」的表述,专业的投资都不会走到哪儿算哪儿,一定有预期的意识,从「建立预期」,到读财报「判断与预期的差距」,最后「决定交易」,才是一次完整的投资过程。

完成这四件准备工作,你自然就能从一份财报中读到自己想了解的信息了,但是,财报透露的信息也是有等级的,最有用的信息是与企业战略最直接相关的信息,是CEO最关注的信息,也应该是投资者最关注的信息。

* 重点一:战略推进情况验证核心逻辑

读财报,看到营收利润超预期,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优秀的企业都是由战略驱动的,而非跟着市场、跟着经营数字跑,理解企业战略,用财报去验证核心战略,才是价值投资者最应该关心的事。

以阿里巴巴为例,业务极其复杂,本季财报中,核心电商业务被拼多多挑战,但新的「淘宝特价版」用户高增长,云计算业务继续高增速,但丢了海外大客户,影视娱乐业务亏损降低,生活服务继续陷入高投入的苦战,也保住了市场份额……,这些都没法用「超预期」或「不及预期」去简单形容。

评价阿里巴巴这样复杂的企业,只有一个维度——推进战略。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像电商这种高级别的巨头之战,在渗透率已经不低的情况下,三家都能获得很高的增长,所以,竞争格局要和战略管理能力结合起来看,如果竞争者的战略推进都一样弱,竞争到最后就是双输,上下游得利;如果竞争者的战略推进能力都很强,结果可能是双赢,上下游或其他行业输。

所以对照阿里的长期发展战略,本季财报在我看来是合格的。

再以金域医学半年报为例。

受新冠检测业务的影响,金域医学的业绩预期比较混乱,卖方都说超预期,但市场却在用脚投票,排除新冠检测业务干扰的方法就是聚焦战略。

2019年国内ICL市场规模约370亿左右,占医学检验市场约8%,对标美国、欧洲、日本等成熟市场35%、50%、67%的渗透率,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由于我国医疗体系的特点,渗透率提升的突破点只能放在业务繁忙的三级医院和单院检测量较少的高技术壁垒的特检业务上。

这两个方向也正是金域医学的两大增长逻辑,也是我们看财报的重点。

先看三级医院的渗透率:除去新冠业务后,常规检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较前年上半年增长32%。毛利率同比提升,原因是客户单产同比增长53%,三级医院收入业务占比提升1.75个百分点。

再看特检业务占比:上半年公司特检业务继续发力,其中血液疾病、神经临床免疫、实体肿瘤诊断业务同比分别增长40%、57%和54%。

金域的基本面其实是很简单的,但判断易受新冠业务的影响,如果关注公司,只能以长线的眼光布局,关注战略推进情况。

高估值的公司,需要更谨慎,不但长期要看战略是否推进,中期还要判断下一季的增长会不会放缓,前者影响确定性,后者影响估值。

以药明康德为例,核心逻辑首先是CXO一体化,它之前通过收购合全药业向CDMO延伸,所以CDMO之前是相对较弱的一块,也是提供近两年增长动力的业务。

其次,看客户结构能否在保持海外头部客户优势的情况下,发展长尾客户,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溢价能力。

再次,CXO的逻辑包括海外转移+本土新增业务,但国内业务受政策影响,短期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高估值取决于海外业务的持续增长。

还有,头部CXO企业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产能,资本市场可以解决钱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人才的问题,这一点可以看员工总数。

具体的财务就不解读了,总结是几近完美,所以高估值不代表公司会跌,只要财报核心逻辑完美无缺,就可以大致维持目前的估值区间。

看财报是很费时间的,对财报的解读深度,还与你仓位的轻重有关。

如果你的仓位较重,只看上面的这些核心逻辑还不够,你还要关注上半年制约业绩的美国实验室的恢复运营情况,还要看ADC药物一体化CDMO业务的推进,前者可以提升业绩,后者可以维持估值。

再比如招商银行,前面说过,银行最重要的是看资产质量和非息收入的占比。

从资产质量看,6月末不良率、逾期率均较年初下降,贷款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上半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同比下降60%,明显是去年「响应政府要求」减得太多,导致表内不良贷款减无可减。

从非息收入看,净非息收入同比增长较1季度增速边际提升,且高于营收增长,占比进一步提高,主要是净手续费和净其他非息收入共同走高贡献。

如果招商银行只是做配置看这两项就够了,如果是重仓,那么还需要看更多的项。

* 重点二:关注当前对股价影响最大的因素

研报不是纯粹的研究,而是以交易为导向的研究,这就是需要关注当前影响股价的核心因素——上涨走势中,支持因素是什么?下跌趋势中,压制因素是什么?震荡行情中,可能打破多空判断平衡的因素在哪儿?

特别是那些高估值和低估值公司,更要用「放大镜」去看财报。

在投资腾讯的人中,很多投资者从估值低的角度,认为腾讯有投资价值。但低估不代表有投资价值,有投资价值也不代表可以买入,想要买,最好能在财报中找到压制股价因素的消失。

压制腾讯股价的因素是什么?不是自身业绩,腾讯的用户数稳定,广告、手游业务的增长都符合预期。压制因素是监管,这个因素能不能解除呢?财报中提及「用技术为实体经济及社会做贡献」,包括公司已经投入的500 亿建立「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项目,和规划投入的1000 亿,说明,现在可能只是一个开头。

如果是阿里作这种表述,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阿里的核心电商、云计算、生活电商服务,都是为中小企业和实体经济赋能,但腾讯的核心是广告和游戏,它怎么「做出贡献」呢?

更深的解读太敏感,不是我一个投资者可以妄议的,至少可以明确一点,压制股价的因素不但没有解除,反而即将影响业务。对过去业绩没有影响,不代表未来没有影响,现在的PE低,不代表未来一两年的PE也低。

如果你仍然是合格的价值投资者,你就应该理解,合理估值不取决于当前的业绩,而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

同样,如果支持股价上涨的因素有弱化或消失的趋势,涨势会减弱或中止;如果有打破多空判断平衡的因素出现,股价的平衡也会被打破。

再看高PE的公司,知道早晚会回归正常估值,投资者的心态都相对浮躁,所以读财报一定要以无可挑剔的要求看待其核心逻辑。

以坚朗五金为例,中报预告后,股价大涨,正式中报后,股价却几天跌去30%,是中报不及预期吗?实际上只是略低于中间值,谈不上不及预期。

* 真正让投资者心态动摇的是现金流的问题。*

前面说过,投资者非常看重建材类企业的现金流,坚朗五金中报的经营性现金流和「净现比」为负——这两个还好,往往是因为涨价时加大囤积原材料造成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收现比为75%,代表收入中只有75%的现金,回到了2018年的状态,而当时的估值只有20倍。这个指标比一季度的90%还要退步,这也正是一季度虽然经营性现金流同样为负,但并不影响股价的原因。

细看财报,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应收账款及票据37.60亿元,同比增加14.69亿元,这就应了投资者一直以来的担忧,下游房地产资金链紧张、钢材等原材料涨价影响施工和回款进度。这一点需要通过其他建材企业的中报来验证,比如以B端收入为主的东方雨虹,「收现比」从去年的115%下降到88%,而走C端渠道的兔宝宝还是105%。

之所以同样现金流不及预期,坚朗五金的股价跌幅大于东方雨虹,完全是因为坚朗五金的估值远高于后者。

从表面上看,财报要求中立客观,每句话都要负法律责任,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中立客观。编制财报的是上市公司,主观上也有文过饰非的动机;看财报的是股民或机构投资者,既然关注了,那一般都是看多的,主观上也希望公司有好消息。

在这种心态下,很容易放大利好,隐藏利空,要做到客观中立,就克服以下四个常见的主观倾向:

* 第一、不要轻信上市公司对利空的解释

所有的负面信息都有合理的解释,但很多解释只是告诉投资者「我会努力的」,更多的解释是在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失误。

* 第二、分析不要受股价的影响

虽然价值投资者都相信市场会犯错,并且都想从市场的错误中找机会,但实际上,大部分投资者都相信股价走势隐藏着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信息,所以,在上升趋势中,投资者习惯于在财报中找利好,在下跌走势中,投资者习惯于在财报中找利空。

* 第三、一份报表无法改变市场长期认知

有一句话叫「不要企图教育消费者」,投资中,也有一些长期形成的认知,不会靠一份出色的财报扭转。像「周期变成长」这种难度比较大的逻辑,市场一定要三份以上的财报才能确认,之前的好财报都是高开低走,回到震荡区间。只有连续几份优秀的财报之后,才有能走出周期,成就一轮上涨行情,比如万华化学;万一有一季不及预期,就是一轮暴跌,比如三一重工。

* 第四、财报中看不到的竞争格局更重要

竞争格局是影响企业很多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比如前面说的坚朗五金的现金流问题,如果换成竞争格局不好的公司,很可能是致命的危险。但竞争格局在财报中很少涉及,需要看招股说明书、行业研究报告或深度研报。

财报就好像你的下属定期向你汇报工作:糟糕的上司只能从汇报中了解下属,因此常常受下属的蒙蔽;好的上司,一定是非常了解下属的个人特点、工作重点、阶段性目标,再与汇报的内容相比较,才能够评估下属的真实能力和业绩。

我们投资的对像是股票,股票不是上市公司,它只是三维状态的公司在二维世界的简单投影,财报更只是一瞬间的剪影。

在财报中读懂公司,读懂公司后更深地理解财报背后的信息,这才是读财报的正确姿势。

财报分析小知识

1.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比如管理什么的),不影响企业资源减少;

2.把未入账借款利息虚构为在建工程的影响:

a.当年利润的提高;b.导致平均产能成本,不应该有的上升。比如说一平方米的厂房,它的建造成本大幅度提高,未来的效益会因此恶化,未来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固定资产或者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

3.相当多的有实业或自己有自己的产品主导经营的企业,一般来说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会太多。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用一些暂时用不到的闲散资金投入到短期证券当中去。

4.行业的差异导致资产结构的显著差异

5.房地产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可能太多,它不需要大量的生产线

6.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占比大,一般就是以对外投资管理为主导的企业的特征

7.资产结构的快速增长,一般意味着企业处于一个快速扩张和发展的阶段

8.物理质量差,营运质量未必差,所以资产的物理质量不是我们主要关注的对象,而是要关注资产能用到哪些地方去

9.货币资金存量多少合适:满足企业日常周转的最低存量。从财务管理来说,货币资金规模应该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现金存量

10.资产的期限结构应该跟来源的期限结构大概一致

11.财务费用负的,说明利息收入大于其他融资成本(利息支出。。。)

12.货币资金很多怎么还有借款呢?可能是由于其他货币资金太多了导致资金周转不了,需要借款支持。

13.以经营为主导的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定不会太大

1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虽然算利润,但实际上并没有引起现金流入量的发生,实际上算是一种泡沫利润

15.一般的经验来说,其他应收款不宜超过资产总额的1%;

16.其他应收款如果有巨额的数量,这一定是向关联方提供的资金

17.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远大于合并报表的其他应收款,这个时候的管理模式就是,母公司作为一个融资平台,向其子公司提供资金

18.到底应该关注债权的什么:周转速度?回收状况?

    债权的周转只是手段,目的是销售商品

    不是债权周转速度越快越好,而是一定的债权周转速度推动一定的存货周转速度,并获得一定质量的盈利能力

19.有这样的情况,企业发现利润不高,然后放松信用政策,销售得快一些,营业额上去了,这样应收款项会加大,最后债权上去了,存货周转也算快,营业额也不错,利润就上去了,但现金流量质量(回款)不行了

20.所以我们要多多关注债权的回款状况。如何考察债权的回收状况?:

    a.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一起考察,用年末-年初,在业务增长的情况下债权还减少了说明回款多(规模)

    b.对比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我们更愿意看到应收票据的增长,假如增加的债权多,但几乎全是应收票据的话,基本上不用担心回款质量(结构)

21.债权在减少,预收款在增加,营业额在增加,把这3者放一起,可以看到企业回款能力相当强,赚钱!

22.应收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大,则质量一般是高的

23.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

    a.账龄结构,一般认为,账龄越长,可回收性就越差——对债权账龄进行分析

    b.行业,盈利能力差的行业还账能力就差

    c.地区构成,关注地区经济环境与企业的财务状况

    d.债务人的稳定与波动,稳定的债务人还可以,但说明了企业的业务没发展,波动才是发展——对债务人构成进行分析;

    e.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对形成债权的内部经手人构成进行分析

    f.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准则限定了一个弹性的范围,企业在范围内选择一个,这个选择就是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准则不约定,企业自己判断,这叫估计。

24.坏账准备政策分析:1.年度间比较(注意发生突变的情况);2.常识判断;3.企业间

25.一般来说,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不会太大;

26.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一般都是优质资产(意思就是回款没问题)

27.预付款项一般与采购相关联,但不一定是采购存货,可能采购固定资产,可能是无形资产。所以预付款项未必一定对应着存货的增加

28.预付款的生成一般有:

    a.长期资源采购,为了长期资源或者工程类的预付款一般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扩张

    b.一般性的存货采购:1.惯例;2.对方的竞争优势(比如一个产品很火,那就需要打预付款了,没人要的,赊销都没人要)3.本方的竞争劣势(本方参与度不高,财务状况下降,信用评级下降)4.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向关联方提供资金,走其他应收款,容易引起关注,但走预付款,关注就没这么多了)

29.其他应收款,跟正常经营活动交易没有什么关系的往来款项,比如给职工垫付的款项,出公差借的。不能指望其他应收款偿还流动负债,因为它不能转换为现金

30.其他应收款巨额部分,就是向关联方提供资金:1.子公司(内部关联方,子公司拿走的钱是可控的,所以该部分质量取决于子公司盈利状况);2.母公司和兄弟公司(外部关联方,合并报表超高部分,3种其他应收款中质量最差的,基本等于不良资产)

31.再议存货周转速度和债权周转速度:动态平衡并盈利。存货周转速度过快,可能是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引起、推动的

32.流动资产自身结构合理性:债权规模,存货规模与周转结合考虑

33.流动资产整体周转效率与行业特征吻合性:

行业内的比较(需要特别关注各个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的差异问题)

34.流动比率没有考虑结构问题,由于结构和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同样规模的流动资产,由于结构不同,质量差异会很大

35.存货如果周转得好,是质量最高的流动资产

36.会计处理与比率失真:

    a.会计处理容易出问题的地方:1.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2.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计提;3.存货的减值计提;如果企业过度计提的话,会恶化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有的企业用其他应付款夸大负债,隐藏当期利润或故意制造亏损

    b.预收款项将极大地改善本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但是会恶化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37.借款优先用短期借款,因为产生的财务费用不高

38.货币资金还要看结构,看看其他货币资金多不多,其他货币资金是被限制用途的,就是不能自由支付的

39.年初年末的比较一定要做,这个比较看的是发展方向

40.假设短期借款增多,但货币资金规模不相当,或者货币资金规模相当但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产生的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保证金)占比多,则这是一个业务扩张的信号,因为靠以前的稳定经营的钱不够,所以需要贷款支撑。但如果货币资金规模相当且其他货币资金占比不多,则没有证据表面这是一个业务扩张的信号。

同样的,假设购买设备,固定资产增加,应付票据增加,也是由于业务规模引起的

41.房地产企业固定资产不需要太多,所以预收款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这3个资金来源主要指向存货(就是房子)

42.资本的含义:贷款和股东权益,不包含应付款项,预收款项。。。

43.当企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的时候,一般表现为低流动资产对较高流动负债的保证

44.有的公司会利用应付职工薪酬故意压低利润

45.应交税费年末相比年初大幅增长,一般代表业务发展的一种结果,代表企业的红火

46.即使产品质量没问题,也有很多预计负债,稳健过头了,这可能就不是业务问题了,而是会计调节问题了,想压低利润

47.会计考虑的是企业运行规律问题,而税考虑的是政策和法律的问题(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倾向性)

48.递延所得税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它只是一个平衡会计和税法口径的项目

49.会计利润高,应税利润低,递延税款出现在负债方(推迟纳税),反过来就在资产方(预交税款)

50.非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不多

51.实收资本增加,但现金流量表中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没有,则这个实收资本的增加没有引起现金流入,这种情况可能是企业间资产重组,别的企业用其它公司的股权入资,这是一种非现金入资,一般投入到长期股权投资;也可能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本公积减少,实收资本增加(就是派发特别股票股息)。

52.资本公积增加或减少可能原因:

    a.非分红性入资(分红性入资叫股本或者实收资本,非分红性入资只能放到资本公积),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会放到资本公积里,资本公积在发行股票时代表了一种企业被追捧的程度

    b.非利润性资产增值:1.当股价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为了稳定住股价,抵制一些恶意的收购,企业会从市面上买入自己的股票,减少流通的数量,股价高了的时候卖出去了,这些非利润性的资本利得就放在资本公积里;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增值,这被认为时资产质量的提升,并非是利润的提升;

所以说资本公积增多,或者股东预期高,或者资产质量的提高

53.股东权益:

    a.股东入资——实收资本;

    b.非利润性资产增值——资本公积;

    c.利润性增值——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54.预案与议案:预案与议案对于董事会来说都是一样的,要审议,但是对于预案,董事会审议只是第一层审议,接下来要提交股东大会通过,议案不用

55.分红应该是按母公司利润来分红;

56.当股东权益中,前两项比较薄的时候,此时如果做现金股利分配,会进一步恶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股票股利分配为主,改善融资能力(资产负债率不好就不好融资)

57.关于长期负债及偿债能力怎么看:

    a.资产负债率;

    b.核心利润及其现金流入能力;

    c.保障措施(找控股股东借)

58.长期贷款不能光看是否能保证利息偿还,还要看企业的长期持续盈利能力怎么样

59.预收款项过多导致负债率被夸大

60.有2个费用的项目在报表里不是费用:1.待摊费用(是资产,等待摊销);2.预提费用(在其它流动负债里,是负债,已经做费用处理了,但是还没有付钱)

61.预提费用导致的负债增加和预收款项导致的负债增加,这都不是真正的导致负债增加

62.预提费用较高,此时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很可能是在推迟确认利润,或者预先确认费用

63.杠杆比率,融资能力根本上是需要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来支持的,核心盈利能力不行,哪怕现在杠杆率不高,以后很可能都会变高的

64.股权结构主要指股权内部的股东持股构成状况,主要指普通股内部构成:1.控股性股东;2.重大影响性股东;3.非重大影响性股东

65.股权结构决定资本结构

66.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战略:

    全体股东的共同意志决定了企业的战略

    经营体现战略,所以战略由经理人控制,那么谁决定经理人呢?背后的大股东

67.企业的资产结构跟盈利模式的关系:

    经营资产(货币,债权,存货,固定,无形)——》核心利润——》经营净现金

    投资资产(更多关注控制性投资)——》子公司核心利润——》子公司的经营净现金

68.当投资主导型时,必须要特别关注合并报表,看自己的报表没用了

69.投资资产绝不局限于投资本身的规模,还包括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

70.在建工程都要计提减值准备,再建它何用?当在建工程都要计提减值准备的时候,那么说明公司一开始就不想让它成功。

71.重大资产结构及方向的变化:

    1.关注流动资产3大问题(体现了经营问题):

        1.现金存量管理问题;

        2.销售回款的安排问题;

        3.购货付款的安排问题;

    2.三大长期资产的问题(体现了战略问题):长期投资、固定、无形

    所以,战略看长期资产,经营看流动资产

72.主要不良资产区域:

    1.呆滞的存货;

    2.闲置的固定资产;

    3.包含潜亏因素的投资;

73.利用资产负债表预测前景:

    1.从经营看前景

    2.从投资看前景

    3.从融资、重组、并购这些方面看前景(公司不行了,就得融资、重组和并购了)

74.关注股权结构对企业产生的方向性影响

75.其他综合收益,实际上就是非利润性的资产价值变化

76.子公司分红,就放到投资收益中

77.在正常发展的企业中,它的费用在年度间一定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对突然降低的企业费用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

78.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重要分析项)——关联方就是可以不依赖市场来制造业务的有关各方,短时间内造出业绩,但是是反市场的,不可持续。

79.毛利率包含的产品竞争力:无论什么情况下,毛利率降低都是竞争力下降的表现

80.费用率要考虑有效性,还必须要考虑背后的,费用的发生单位和受益单位之间的关系

81.出现了核心利润和投资受益的互补性变化,可能是主营业务出问题了

82.小项目有大贡献,说明核心业务有问题了

8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是正常部分的话,代表了相应资产的管理质量,比如应收账款的资产减值损失,说明债权管理;存货减值损失,说明存货管理。异常部分的(异常高或异常低),可能就是利润操纵的部分了。

84.存货周转超过两次的话,核心利润*(1.2~1.5)=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企业的利润质量就是很不错的了。

85.有利润没现金,一般表现为两项资产高:1.存货;2.应收账款

86.利润结果是资产,任何一项资产都可能是利润,所以主要关注利润对应的资产的质量,所以资产质量是利润质量的应有之一

87.层次越低的主体越是经营主导,中层次的并重,高层次的投资主导(在一个集团中的层次)

88.所有资产质量变化和利润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89.子公司的分红,母公司如何做会计分录:

    1.未收到分红现金:

        借记:应收股利

        贷记:投资收益

    2.收到分红现金:

        借记:货币资金

        贷记:投资收益

90.比率分析在什么时候是有用的?在分析非常典型的企业的时候有用。比如说一个企业结算方式单一,只有应收账款的债权;业务结构单一;

91.一般来说,投资活动的流出量(用来发展的),由筹资活动的流入量来支持,而不是经营活动的净流量,除非经营活动很不错

92.不涉及现金流量的三类活动:

    经营活动:各种摊销性费用,应计性费用

    投资活动:用非货币对外投资:债转股,股权互换

    筹资活动:债务转股本,非货币入资;非货币还债

93.投资活动的流出量体现了一种战略的布局,安排

94.发动机是筹资流量

95.债务和债权互相抵消了,没有现金能力,但是业务还是有的,营业成本什么的还是有的

96.现金流量净额分析:

    1.充分性:与核心利润比,充分;与用途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必须有相当强的补偿能力:a.折旧与无形摊销;b.利息支出;c.现金股利;d.扩大再生产(经营活动净额还有余的时候才用它再投资,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前面3项的用途)

    补偿能力的高低,既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本身的能力,也取决于会计政策(可能会拉长折旧年限),筹资状况(利息支出的多少)和分配政策(可能会分少点股利)

97.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分析:

    1.投资的战略

    2.投资的效益

    对内投资3个方向:1.无形资产;2.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原值;3.预付款项

    对内(利润表)的效应

9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质量分析(看筹资作为):

    完全是被动的,取决于前两项活动具体情况的变化:

    小于0:动用储存货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借款,增发股份;

    大于0:适时还款;

99.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是一种来龙去脉的关系:

    从筹资开始看看筹资有没有必要,有必要的话,看借了哪些钱,支持了什么(很显然格力电器09年支持了现金存款增加的行为),投资活动流出量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投资形成的资产是什么,投资形成资产以后产生的效应又是什么,这效应是今年释放还是明年释放,未来释放。投资流入量多可能是压缩投资(今天卖一家子公司,明天卖一家子公司,迟早卖没)。经营活动流量,重点看净额的充分性(核心利润的1.2—1.5倍)

100.分析格力电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项,发现年末规模比年初少了1千多万,这可能是无形资产的摊销,而且也不代表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增多,因为还有没有入账的无形资产;

    再看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格力电器当时的固定资产每年折旧大概在3亿左右,而年末的固定资产比年初的还多出一些,说明当年增加的固定资产比3亿还多;

    固定资产的增加若是为了业务扩张,则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及核心利润都会有相应的增加,再看营业收入,期末比期初增长了,但是非常不明显。营业成本,期末比期初反而降低了,明显感觉固定资产增加的速度快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增加的速度。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1.新增的固定资产跟本期的业务无关,跟未来的业务也无关;2.跟本期业务无关,因为刚刚安装调试完毕,跟未来业务有关,现在的产能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释放;所以固定资产是形成了,但是利用率显然是不够的。

财报分析:报表分析方法与步骤是什么?

(1)定性、量分析方法:现在流行定量分析方法,因为用数据说话有说服力,另外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要使用,当你不能使用定量,用定性。

(2)绝对数、相对数比较,绝对数就是当期与比较期的数差额,相对数百分比。横向比较:和本地区同行业(情况类似)比较;纵向比较,不同年度比较,注意口径应一致。

(3)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反映经济效益情况: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资金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尝债能力: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获利倍数等。

(4)结构分析法: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100%;

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法GDP)×100%

(5)速度分析法:

比上年同期、比基期、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

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100%=发展速度-1。

平均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开n次根号减1=平均发展速度-1。

(6)边际分析法:在教科书有介绍,下面介绍一个比率:国有企业上交税金对当其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当期国有企业上交税金增加额/当期财政收入增加额×100%。

(7)模型分析法:利用数学模型对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8)进入分析起草阶段:分析结束开始起草报告。

扩展资料

存货周转天数

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360*(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产品销售成本

企业设置的标准值:120

意义: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价值投资之穿透式财报分析

最近一周在学习薛云奎教授的穿透视财报分析方法,简单如下图所示:

我们常说的价值投资,其实是投资好公司,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才是好公司呢?

好公司的标准有:

1、要有好产品,并且好的产品还要卖得好

2、好的公司要有好的管理

好的管理不是说员工穿戴整齐、按时上下班,而是公司的人、财、物资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体现出很高的效率。

3、好公司要会理财

只会当家不会理财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对于上市公司,既要控制公司的财务风险,又要适度降低资本成本

4、好公司还要好的股东回报

不能给股东提供高额汇报的公司,终将被股东抛弃。

穿透视财报分析能比较大程度上找到好公司,下面讲介绍如何通过穿透视财报分析挑选出好公司。

第一步:分析净利润组成和来历

需要了解公司的净利润的组成情况,其在各个产品中的占比,以及主营业务的利润贡献度。可以初步判断利润增长是否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第二步:分析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和绩效

一、针对公司经营层面的分析

经营层面发的分析,主要看它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1、看经营的核心是看增长

增长包括销售收入增长、净利润增长、资产规模增长等,还需要重点确认主营业务增长比率,以及增长是否可持续性。

2、看经营其次看毛利

毛利率代表公司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竞争力。因此看公司毛利率和行业毛利率可以看出公司处于市场的地位。此外从毛利率的增长情况也能看出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是否有提升,以及确定公司的战略定位(成本领先 or 差异化)

3、看经营再次要看销售分布

从销售分布可以看出是地区性公司、全国性公司以及国际性公司,可以看出一家公司的国际化程度。此外通过经营还能看出企业的经营风险,比如,如果销售收入集中在几个大客户上,那风向就比较高。再比如如果一个公司的国际化程度较高,风险也就相对比较低。

4、看经营还要看公司的经营理念

公司的经营理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对影响的重视程度,其二是对研发的重视程度。这两点从公司的财报中对销售和研发的投入能看出来。

二、针对公司管理层面的分析

管理层面的分析重点是它的效率和风险,具体如下:

1、效率层面

效率方面主要看周转率,主要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方面。三者的计算公司如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平均存货=(年初存货+年末存货)/2】

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平均应收账款=(年初应收账款+年末应收账款)/2】

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2、风险层面

风险主要是看公司的资产组成和资产质量,重资产是指变现难度大的资产,轻资产是指很容易变现的资产。资产主要看流动资产比率和非流动资产比率,所谓流动资产比率,即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一般来讲,轻资产的公司风险相对比较小。

三、针对公司财务层面的分析

财务层面的分析主要包含两个要素,分别为财务风险和资本成本。

1、财务风险的衡量主要是看负债水平,即负债率水平

负债越高的公司风险越大,反之风险越低。但是负债率越高的公司,往往资本成本也越低,因为负债的成本理论上低于股东权益的成本。因此首要看的是资产负债率情况,确认整体的风险。

另外还需要留意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确认公司是否会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这里主要看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如果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大于1,说明短期的偿债没有问题。

2、公司资金成本的衡量除了看公司股东权益的比重之外,还要看他有息负债的比重

如果公司无息负债比重增大,说明公司的上下游谈判能力增强,竞争力变强。

3、查看企业派发股利的情况(分红)

四、针对公司业绩层面的分析

看公司业务除了净利润和净现金外,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就是股东回报。

财报分析主要看哪些方面

1.资本与资产结构分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资金,其来源应该稳定可靠,这是企业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企业从不同的渠道取得所需资金,这些来源渠道从资产负债表上概括起来有三大部分: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股东)权益。

所谓资本结构,是指它们各自所占比例为多少,这个比例涉及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问题,如企业的融资决策和营运资本融资政策等。

就资本结构理论而言,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最佳的负债和所有者(股东) 权益比例结构。在这一最佳结构下,企业的加权平均总资本成本最小,企业的价值最大。

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运用企业资产进行生产经营的能力。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其实质是资产运用并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资产运用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资本增值的程度和企业的偿债能力。

企业各种资产能否充分有效地使用,主要体现在资产周转速度的快慢,以及为企业带来收入能力的大小两方面。

3.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是企业对到期债务清偿的能力或现金保证程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弥补自身资金不足就要对外举债。

举债经营的前提必须是能够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否则就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

4.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根本目的,又是衡量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是企业所有者(股东)关心的重点, 同时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债权人极其关注的问题。

5.发展能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在生存的基础上,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壮大经济实力的潜在能力。

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是企业价值的核心内容,表明企业未来潜在的赢利能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仅是现实投资者关心的重点,也是潜在投资者和企业员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能力、资产增长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的计算分析,可以衡量和评价企业持续稳步发展的能力。

6.现金流量分析

现金流量分析主要通过对企业现金的流入、流出及净流量的分析。

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现金流出的主要去向、现金净增减的变化和现金紧缺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质量,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衡量企业未来时期的偿债能力,防范和化解由负债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要想成为老板最待见的人,就要从财务分析入手,做好财务预算,并做好风险管控,为领导层做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支持。CMA认证通过成本分析、本量利分析、边际贡献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方法和工具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深加工,并最终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控制企业成本、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