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财报分析(最新疫情分析报告)

英科医疗基本面原因分析?英科医疗的财务报表分析?英科医疗股票手机诊股?

以7月份为分界线,有关医疗领域的利空政策频频颁布,导致在两个多月内医疗板块“跌跌不休”,不少投资者已经开始对这个板块抱有消极态度了。

不过其实从长远目光来看,医疗板块还是有着很不错的成长空间的。今天学姐就来跟大家一起探讨下医疗板块当中的一只具有潜力的股票--英科医疗。

在开始分析英科医疗前,我把整理好的医疗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即可查看:

宝藏资料:医疗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英科医疗建立于2009年,是医疗器械制造行业中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旗下产品涵盖了医用耗材、康养器械、理疗护理等系列。

通过多年的沉淀,公司先后在青岛、江西等国内城市以及越南、新加坡等国外多个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因为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公司生产的一次性手套销售量持续扩大,进一步巩固龙头地位。

在简单介绍英科医疗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有什么投资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技术优势

一次性手套行业对生产工艺有较高标准,本质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不单需要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设备,丁腈这一类别的手套生产是离不开很多原料的,必须要附加三十多种的原料,生产工艺更加庞杂。

而英科医疗不仅在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在设计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远不止能够大幅减少劳动力及能源损耗这一点,还可以将手套产品的良品率维持在99%以上。

亮点二:产品优势

英科医疗在生产医用检查手套和合成防护手套时,公司应用创新配方,可以利用合成的PVC材料进行制造,且也不富含如胶蛋白,拥有的特质和丁腈手套类似。

从指标上来看,这种手套的拉伸强度、伸长率、阻隔完整性及蛋白质残留物等测试参数均符合主流质量标准,与其他竞品相比,更耐用的同时生产成本也更低。

亮点三:渠道优势

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也同意工厂直接对接客户进行直销和经销,简化了销售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为客户节约采购成本。

再来瞅瞅国外市场,公司的销售客户主要是境外大型医疗用品或防护清洁用品销售商,选择的是ODM销售模式,即公司通过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并与之结合,在进行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一般产品都会采用客户指定的品牌,可满足客户各种个性化的需求。

碍于篇幅有限,更多和英科医疗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息息相关的信息,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想接下去了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错过哦:【深度研报】英科医疗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从医疗场景和工业场景的角度出发,一定会用到一次性手套,同时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工作的一步步落实,人们的社会防护意识不断提高,未来手套应用场景将逐步扩展,未来国内一次性手套会广泛应用于市场。

况且环保政策限制越多,有很多小型企业根本达不到标准,也只能退出市场,市场的份额已经向头部企业集中起来了,因此我认为英科医疗有机会得到迅速发展,能够比现在做的更好。

不过文章不是实时发布,假如想更加明确地明白英科医疗未来发展前景,戳一戳链接浏览,会有专业的投顾提供诊股的服务,看下英科医疗估值准不准确:【免费】测一测英科医疗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0-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延安必康基本面原因分析?延安必康的财务报表分析?延安必康股票手机诊股?

自从疫情影响到全球以来,医药制造指数始终在上涨,医药制造公司股票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但目前医药板块正处在回调的过程中,可能大家都想知道是不是今年的医药板块还会持续上涨。今天我就跟朋友们一起聊聊医药制造行业中的一家公司---延安必康。在开始分析延安必康股票前,我整理好的医药制造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医药制造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看

延安必康公司成立的年份是2002年,并在一五年的十二月份借壳上市,有15.32亿元的注册资本,谷晓嘉女士为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下面这些都是公司生产与营销的产品:原料药、中成药、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疫苗研发、健康产品、健康饮品。如今公司主营的板块涵盖了医药工业板块、医药商业板块、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以及药物中间体板块(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讲完公司业务,下面就来说一下该公司的优势在哪里?

1、规模优势

①产品资源规模优势:延安必康在医药制造领域生产规模情况:全剂型、品规数量多且全,产品品规多于400个,其中进入国家基本用药和医保目录的品种有140多个。

②产品渠道规模优势:整合商业资源成为公司的中心,建立区域性的销售推广平台与配送平台。然后,还打算与没覆盖的地区中的大中型商业公司达成长期合作的协议,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分销体系。

2、产业链结构优势

公司开发出的项目涵盖了医药研发、生产、药品商业及零售、包装、医药衍生产业等方面,还营造除了一个以医药、医疗、养老等为主要方向的一体化集成产业平台。

3、客户优势

和延安必康拥有合作关系的名企遍布国内外,其中包括浙江浙邦制药有限公司、浙江昂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阿拉宾度·同领(大同)药业有限公司、Clariant UK Ltd.(英国)、Progiven. S.A.S(法国)、Bromine Compounds Ltd.(以色列),和这些著名公司合作对公司未来进一步强化药中间体行业的社会地位是很有帮助的。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医药制造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医药制造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看

医药制造行业影响着国计民生,在《中国制造2025》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都是重点发展对象,说的简单点就是想要打造健康中国就要依仗医药制造业了。疫情过后很多人都明白了健康的重要性。国家逐渐推进着健康中国,还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建设的同时,人们对医药的需求量也会不断上升。近年来,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医药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会发现医药制造行业呈现的发展态势会持续上升。总体来看,延安必康是一家集规模优越、产业链结构健全和优质客户等优势为一体的优质公司。在国家推进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其在股市中的表现大家可以持续关注。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详细地了解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延安必康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延安必康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0-0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稳健医疗财报分析?稳健医疗十年后股价?稳健医疗还有涨吗?

从2020年中国出现新冠疫情,国内涌现的优秀医疗企业不在少数,其中比较值得称赞的是稳健医疗,另外还得到了国务院医疗物资保障组的表扬,得到一个抗击疫情军工厂的称号。在发展潜力方面,这家公司是什么水平?谜底就在这篇文章中。

在开始分析稳健医疗前,我把整理好的医用耗材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医用耗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1991年是稳健医疗开始的第一年,起初以传统医用敷料代工出口起家,公司经过发展已经具备了三大品牌,分别为"全棉时代"、"稳健医疗"和"津梁生活"。经过30年的奋斗,公司成为了覆盖医疗卫生、个人护理、家庭护理、母婴护理、家纺服饰等多个领域、全品类的大健康领军企业。

在简单分析了稳健医疗之后,我们再来看看投资该公司存在哪些投资优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产品优势

通过早期不断地扩展,稳健医疗旗下的全棉时代品牌在产品品类布局方面比较全面,消费人群覆盖母婴、儿童、成人等多个消费群体,它的产品线涵盖了高端纯棉柔巾、女性护理、婴童护理、成人服饰、家用纺织等。

丰富的产品矩阵是可以满足大多数消费人群的主要需求的,还能实现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体验。

亮点二:研发优势

从研发角度出发,稳健医疗成立了创面敷料创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还拥有广东省功能性棉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创面修复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两个省级的研发平台,保障了公司的研发公司能够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而且公司积极的和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用互换交流和互换资源的方式,使公司的研发能力越来越强,进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

亮点三:市场优势

稳健医疗旗下的OEM产品基本上都卖到了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像欧洲、美国、日本等,通过优秀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受到了国际巨头的认可,这样公司在业内的知名度就高了。

而公司的自有品牌出口主要是卖给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在国内主要的模式是经销模式,近年来经销始终占比在80%以上。公司还在积极的拓展国内医院和药店销售渠道,同时也在努力的维护好现有的客户关系,盈利能力有望更上一层楼。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稳健医疗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稳健医疗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一步加深,社会医疗保障水平在慢慢上升,低值医用耗材的需求连连攀升。

再加上"三孩"政策的加持与女性消费能力提升的双重推动,对于这两类消费人群来说,棉柔巾等非吸收性用品具有多重优势,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用品是刚需的,而相关的行业目前也在快速增长的阶段。

而稳健医疗在这些领域内都有业务往来,因此我觉得公司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稳健医疗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稳健医疗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稳健医疗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8,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PSA集团公布上半年财报 疫情下仍盈利

【太平洋 汽车 网 行业频道】近日,PSA集团公布2020上半年财报。尽管受到疫情影响,PSA集团上半年仍实现盈利。

PSA集团2020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2亿欧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滑34.5%;集团 汽车 业务的营业收入为195.95亿欧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滑35.5%。其中,主要的负面影响来自销量和全球化布局(-40.5%)、对合作伙伴销售的下降(-0.5%),以及汇率(-0.6%)的不利影响;与之相对,为营收带来积极影响的因素包括产品组合(+3.4%)、定价(+0.4%)及其他(+2.3%)。

集团的调整后经营利润为5.17亿欧元,下降了84.5%,其中 汽车 业务的调整后经营利润为7.31亿欧元,下降了72.5%。尽管 汽车 市场急剧下降,但集团 汽车 业务的调整后经营利润率依然达到3.7%,这主要得益于积极的产品组合及成本控制。集团净财务收入与费用为净收入5200万欧元,2019年同期该数据为净费用1.66亿欧元。合并净利润达3.76亿欧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72亿欧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95亿欧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37亿欧元。

截止2020年6月30日,包括独立经销商及进口商库存在内的总库存维持在505000台,与2019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4%。制造及销售公司的净财务状况为盈余28.86亿欧元,其中 汽车 业务的净财务状况为盈余69.57亿欧元。2020年,PSA集团预期欧洲 汽车 市场整体下滑25%,俄罗斯 汽车 市场和拉丁美洲 汽车 市场整体各下降30%,中国 汽车 市场整体下降10%。因此PSA集团预计2019-2021年, 汽车 业务的调整后平均经营利润率超过4.5%。(文:太平洋 汽车 网 赵信杰)

21金融研究:疫情之后,谁是银行新“零售之王”?

各银行对“大零售”的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招行一直被银行业界称为“零售之王”,但零售头把交椅的争夺越发激烈。

例如,建行定位为“最大零售信贷银行”。建设银行行长刘桂平在该行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建行零售业务贡献度进一步提升,利润总额占比首次突破50%,最大零售信贷银行地位更加巩固。去年7月,工商银行在北京发布“第一个人金融银行战略”,工行董事长陈四清表示,“第一”既包括经营规模第一,也包括经营质态第一,结构、质量、风控最优;既包括服务品牌第一,赢得客户、同业、监管和 社会 的高度认同,也包括价值创造第一,营业贡献和协同效应持续提升。

然而,在疫情之后,商业银行面临着零售业务获客、信用卡发卡、个人消费贷款、资产质量等多方面的考验。截至6月末,5家银行消费贷款较上年末下降,7家银行信用卡透支规模减少,甚至1家股份制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萎缩。

疫情,正在考验零售银行的应对能力。

根据银行半年报统计,2020年上半年,邮储、招行、平安三家银行零售金融业务收入占比均超过50%,分别为65.99%、53.10%、55.30%;零售业务利润占比超50%的为建行、农行、招行、平安、江阴农商银行,零售业务利润占比分别是56.71%、51.38%、53.91%、54.7%、55.09%。

受金融业向实体让利、增加风险拨备等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大部分银行利润出现负增长。零售银行业务利润亦随之下降,36家A股上市银行中,19家银行在今年上半年的零售银行利润增速为负数。

6家国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已是个人银行利润总额占比最高的上市银行,个人银行利润总额占比56%;建行957亿元的个人银行利润规模也大幅超过“宇宙行”工商银行,居上市银行之首。

建行的零售业务利润占比首次突破50%。2020年1-6月,建设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64.74亿元,增幅17.36%,主要是利息净收入增幅较大;减值损失227.17亿元,增幅144.03%;利润总额957.42亿元,增幅11.47%,占比较上年同期上升11.80个百分点至56.73%。

同期,工商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业收入1891.75亿元,超过建行;但个人金融业务税前利润781.23亿元,下降了6.88%,占该行利润的41.3%,大幅低于建行。而在2019年全年,工行个人金融业务利润总额1529.19亿元,超过建行的1486.42亿元。

不过,国有大行中,今年上半年,零售银行收入增长最快的,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个人银行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1372.68亿元、1113.56亿元,同比增长20.32%、21.05%;个人银行业务利润总额分别是681.03亿元、601.53亿元,分别增长74.89%、18.74%。其中,农行的个人银行业务收入已占该行总营收的40.5%,反超公司银行业务40%的占比。

股份制银行中,浦发银行零售业务净收入下降0.93%。浙商、兴业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增速最高,分别为32.32%、22.38%。

具体来看,上半年,招行零售净利息收入517.83亿元,同比增长7.01%;零售非利息净收入258.17亿元,同比下降0.01%。其中,零售财富管理、零售银行卡的手续费收入142.48亿元、93.4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4.09%、下降2.23%。

招行利润负增长主因上半年零售金融信用减值损失209.80亿元,同比增加43.29%。该行上半年零售金融业务税前利润332.16亿元,同比下降13.28%。而从零售收入结构看,招行零售收入增速不及其他银行,主要是个人贷款投放规模增长不及其他银行,零售非利息收入尚未实现反弹。截至6月末,招行零售贷款占比51.20%,较上年末下降1.4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0.81%,较上年末上升0.08个百分点。

“招行的经营风险偏好比其他银行更低一些,因为负债端成本低,对不良的容忍度也不高,所以疫情对信用卡、消费贷产生影响之后,大部分银行仍然会选择居民加杠杆,但招行略偏谨慎一些。”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

其余股份制银行中,民生、中信、光大、平安的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均明显增长,但利润下滑。光大、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利润更是下滑78.95%、46.72%。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增加了信用减值损失,例如光大、平安的零售银行信用减值损失是181.95亿元、200.33亿元,分别同比增加41.52%、78.04%。

从收入结构看,商业银行零售银行收入增加,主要来自利息,即在疫情期间逆势加杠杆。

1-6月,光大银行零售净利息收入203.33亿元,同比增长10.82%;零售非利息净收入89.47亿元,同比增长2.98%。中信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实现营业净收入376.49亿元,同比增长15.94%;零售银行非利息净收入196.13亿元,同比增长6.24%。

城商行零售业务占比仍较低,零售收入占比均在40%以下。今年上半年,北京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的零售收入占比分别是21.50%、28.84%、31.50%。宁波银行个人业务营业收入72.08亿元,占全部营业收入的36.07%;利润总额31.08亿元,占全部利润总额的37.13%。

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近几年快速增长的个人贷款,在今年上半年新增规模不及对公贷款。

今年1-6月,新增个人贷款规模最大的是农业银行,新增个贷4378.98亿元;其次为建行、工行,新增个贷规模也近4000亿元,分别为3895.43亿元、3863.07亿元;中行、邮储新增个贷规模分别为2967.01亿元、2876.33亿元。此外,招行、民生、兴业个贷新增规模也均超1000亿元,分别达1215.36亿元、1008.15亿元、1001.79亿元。

然而,新增贷款中,个人贷款占比大幅下降。此前2019年,四大行新增个贷规模占比约50%或更高,实现两位数增长。到2020年上半年,这一比例降至40%以下。此外,交行新增贷款中,个贷占比自2019年的27%下降至17.8%;邮储个贷新增占比也自65.44%下降至59.99%。

作为业内零售标杆的招商银行,个贷占比也迅速下降,新增规模低于对公贷款。2019年,招行新增个人贷款4309.48亿元,占当年新增贷款的66.99%,这一比例在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中最高。2020年上半年,招行个人贷款新增规模占比下降至35.66%。

股份制银行个贷占比也大幅下降。2019年,中信、浦发、民生、兴业、光大、平安的个人贷款新增占比分别达65.35%、45.46%、43.20%、55.88%、36.88%、65.64%,但到2020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中的个人贷款占比分别降至10.74%、22.72%、3.63%、31.70%、16.21%、36.02%。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冠疫情影响下,个人消费类贷款投放有所放缓,同期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小微等对公贷款投放则创下 历史 纪录。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剑认为,受疫情影响,很多个人贷款的投放出现困难。比如个人经营、线下消费、购房行为都被严重影响,甚至是冻结状态。所以,上半年信贷投放结构中个人贷款占比很低。到了5-6月,很多地方已经陆续恢复。

与之同时,披露消费类贷款的14家上市银行表现不一,5家银行消费贷款较上年末下降。

个人消费贷款投放方面,2020年1-6月,新增规模最大的为邮储银行,较上年末增加1858.62亿元,增幅9.21%。个人消费贷款增幅最大的为建设银行,建行也是个人消费贷款规模最大的银行,规模为2558.4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4.95%。

中信银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仅次于建行,为1937.10亿元,规模较上年末下降5.73%。工行个人消费贷款1704.4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59%。农行个人消费贷款规模1808.65亿元,增长7.63%。

在个人消费贷款领域,一些城商行的消费贷投放规模已超股份制银行。截至6月末,江苏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分别为1718.86亿元、1610.96亿元、1470.03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减5.60%、-7.98%、3.62%。

与之相比,股份制银行中,光大、招行、民生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分别为1420.23亿元、1310.05亿元、953.83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05%、5.91%、5.81%。平安银行的个人信用贷款“新一贷”余额1479.83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0%。

疫情之后,信用卡贷款也正在恢复。14家大行、股份行信用卡业务中,上半年50%的信用卡贷款增幅为负。

信用卡贷款规模最大的建设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为7745.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51%;其次为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两家信用卡贷款余额6577.75亿元、6522.3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97%、2.80%。再次为平安银行,为5125.04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2%。

今年上半年,信用卡贷款规模下降最大的是中信银行,余额4807.38亿元,较上年末减少6.52%。浦发银行信用卡贷款3938.8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6.56%。信用卡贷款增幅最大的为兴业银行,余额379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4%。兴业银行信用卡交易量较去年同期逆势增长19.78%,累计实现交易金额超1.08万亿元。

个人贷款投放大头仍在房贷,但增速已经放缓。例如,工行、建行、农行、中行、邮储、交行个人住房贷款分别增加3202.77亿元、2860.62亿元、2593亿元、2126.22亿元、1440.12亿元、613.80亿元,增幅分别是6.2%、5.39%、6.23%、5.94%、8.47%、5.41%。招行、中信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新增922.26亿元、55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幅8.30%、7.23%。

在个贷中,各家银行增速最快的是个人经营性贷款。在政策鼓励普惠金融业务的背景下,一些银行将部分或全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放在零售业务条线,列入个人经营性贷款口径。

四大行中,工行、农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幅均超20%。截至6月末,工行个人经营性贷款增加892.63亿元,增长25.8%,主要是经营快贷、e抵快贷等普惠领域线上贷款产品快速增长所致。农行半年报称,积极支持个私小微企业复产复工,加大普惠贷款投放,个人经营贷款3287.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4%。

在个人贷款口径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中,民生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规模仍为最大,截至6月末余额4845.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1%。其次为招商银行,小微贷款余额4465.0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4%。

零售银行业务中,代发工资始终是第一大获客来源。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商业银行也面临如何继续维持获客能力的考验。

根据央行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17.95亿户,较上季度末增加3.50亿户,环比增长3.06%,增速较上季度末上升1.63个百分点。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达8.42户。

从银行披露的获客情况看,农行个人客户8.47亿户,超过工行的6.64亿户。截至2020年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客户6.64亿户,增加1403.0万户,其中个人贷款客户数1437.4万户,增加36.1万户。农业银行个人客户总量达到8.47亿户,较上年末增加928万户;借记卡累计发卡10.77亿张,较上年末增加0.18亿张。不过,建行、中行未披露该行个人客户总体规模。建行仅表示,于6月末的金融资产5万以上客户较上年末增加219万人,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实现较快增长。借记卡在用卡量11.62亿张。

10家上市股份制银行中,4家股份制银行个人客户数破1亿。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最多,达1.51亿户。

截至2020年6月末,招商银行零售客户数1.51亿户(含借记卡和信用卡客户),较上年末增长4.86%;中信银行个人客户总数1.06亿户,较上年末增长3.77%;光大银行零售客户达到1.14亿户,比上年末增加1345.50万户,增长13.34%。平安银行零售客户数约1.02亿户,较上年末增长4.7%。

其余股份制银行中,截至2020年6月末,浦发银行个人客户(含信用卡)达到8882.1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32.87万户;兴业银行零售银行客户(含信用卡)8128.78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50.46万户;民生银行零售户数7744.9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300.06万户;华夏银行个人客户总数2833.0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5.31%,贵宾客户446.06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68%。

已有银行零售获客出现萎缩。截至6月末,浙商银行个人有效客户数447.91万户,较年初下降5.63%;个人优质客户71.21万户,较年初增长3.19%;月日均金融资产600万元及以上的私行客户数10719户,较年初增长26.40%。

多家股份制银行财报显示,中高端零售客户(业内一般对应招行金葵花标准,为个人日均AUM在50万元及以上)大幅增长。

其中,截至6月末,招行金葵花及以上客户291.79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0.21%。中信零售中高端客户97.2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9.22%。光大中高端客户比上年末增长14.75%。民生悠然(个人AUM为日均30万元及以上)及以上客户数123.41万户,比上年末增长7.52万户。平安银行财富客户88.2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3%;私行达标客户(近三月任意一月的日均资产超过600万元)5.1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7%。

从零售获客看,招行将零售获客归因于数字化转型。招行中报指出,一季度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获客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伴随着复工复产加速,特别是持续的数字化转型对线上服务的有力支撑,零售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得到了高效的响应与保障,零售获客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好转,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快速增长。

中信银行代发工资获客增长较快。截至6月末,该行通过公私联动实现有效代发工资客户数532.09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37.20%;有效代发额1966.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71%;对应客户零售管理资产2302.24亿元,实现对公基础客户新增1145户。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零售客户数2255万,较年初增长61万户;宁波银行个人客户1451万户,比年初增长5%;上海银行零售客户数1705.45万户,同口径较上年末增长5.90%。南京银行零售客户总量突破2000万户。

问题在于,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大部分银行零售客户数的增长,原因之一是,不少银行通过与互联网公司、手机厂商等线上合作开立以Ⅱ类、Ⅲ类银行账户为基础的电子钱包功能。对银行来说,Ⅰ类户才是主银行账户首选。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业的网点增速在过去五年快速下滑,并且在2018年首次出现增速为负的情况。综合众多银行近期年报,大部分传统银行的零售客户数量、净收入增速均持续放缓;新客转化困难、老客运营不畅是零售银行发展的主要痛点。

近年来,零售客户总资产(AUM)已成为零售银行转型的核心指标之一。一方面,银行可以此获取手续费和佣金等中间业务收入,符合轻型银行转型方向;另一方面,AUM也可派生出低成本存款。

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零售客户总资产(AUM)逆势增长。招行、平安、光大银行AUM增幅均超过10%。国有大行中,工行、交行、邮储,以及股份制银行中的中信、浦发、兴业、浙商银行的个人AUM增幅为个位数。股份制银行AUM增长,主要来自公募基金代销规模猛增。招行、中信、平安、兴业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同比增幅分别达207.03%、445.68%、184.0%、332.89%。

六大国有银行AUM增长维持在个位数。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个人金融资产(AUM)总额15.5万亿元,较上年末的14.6万亿元,增长约6%。其中,工行个人存款11.5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代理销售基金、代理销售个人保险分别为3341亿元、7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30%。

交通银行未披露规模数据,截至6月末,交行管理的个人AUM较上年末增长8.17%;理财产品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12%;非货币基金销量同比增长207.08%,基金类产品AUM规模较上年末增长30.05%。

邮储银行AUM规模10.7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6.9%。其中,个人存款、个人理财余额分别达8.61万亿元、8476.1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28%;代销非货币基金、代销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和信托计划734.05亿元、215.6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42.98%、45.14%。

股份制银行中,AUM规模最大的是招商银行。截至6月末,招行管理AUM余额8.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26%。原因是零售获客在二季度出现明显好转,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快速增长。

其中,招行零售客户存款余额、零售理财产品余额分别是1.84万亿元、2.10万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9.96%、11.58%;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实现代理信托类产品销售额、代理保险保费分别为2567.09亿元、2109.01亿元、437.44亿元,分别增长207.03%、9.31%、-10.75%。

虽然招行上半年零售收入增长较低,但该行的策略是做大资管规模。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表示,8万多亿元的AUM就像一个蓄水池,各种资产包括理财、基金、保险、信托、存款等,随着客户资产配置不断地转化,一定会沉淀出一些活期存款。

股份制银行中,AUM增速最快的是平安银行。截至6月末,平安银行AUM为2.3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1%。其中,个人存款余额6427.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代理非货币公募基金销售额739.94亿元,同比增长184.0%。

光大银行AUM规模达1.88万亿元,增长10.46%。其中,零售存款余额8430.1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22%。光大银行未披露代销规模,从业绩收入情况看,该行上半年实现个人财富管理手续费净收入38.25亿元,同比增长62.37%。其中,代理理财收入、代理信托收入、代理基金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17.03%、60.75%、32.52%。

中信、浦发、兴业、浙商银行的个人AUM增幅为个位数。中信、兴业银行个人AUM规模大致相当,均在2.26万亿元左右,规模分别较上年末增长7.54%、5.71%。兴业银行个人存款余额7085.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9.20亿元。基金产品销售、标准净值型期限型理财产品销售分别是618.28亿元、136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2.89%、126.90%。浦发银行个人AUM规模2.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7%。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实现34.25亿元,同比增长25.05%。浙商银行个人AUM余额5217.36亿元,较年初增长6.58%。

城商行中,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个人客户AUM总量4913亿元,较年初增加521亿元。其中储蓄存款1874亿元,较年初增加282亿元;基金保有量328亿元,较年初新增222亿元。

这些银行中,私人银行AUM增速尤其快于其他财富客户。

截至6月末,第一大私人银行——招行私人银行(私行标准是个人AUM为1000万元及以上)客户AUM总资产24973.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4%;户均总资产2743.36万元,较上年末增加11.70万元。其次是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私行标准是个人AUM为800万元及以上),管理资产18299亿元,增长17.7%。

此外,建行私人银行客户金融资产16743.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93%;中行私人银行管理资产余额162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56亿元。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私人银行AUM分别为9230.55亿元、6487.61亿元、4268.2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5.8%、13.04%、14.22%。(本文摘自《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0)》,该报告将于2020年11月10日-11日召开的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对外发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