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主导型企业财报分析(集团财务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23个步骤

一、正确看待企业财务报表

现实生活中,会计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用来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这就必然涉及记录的规则和对客观事物价值的主管判断;这种记录是对企业过去的已经发生的客观事实进行记录,我们没法得到确切的关于未来的信息。这两种主要存在的原因使得我们的会计工作记录企业整体面貌的一部分,并且不是那么精确,全程充满了各种假设和可能。

我认为主要是两点:第一、我们必须认识到企业财务报表是我们认识企业的工具,但是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描述企业全部面貌的一部分,所以应该始终保持一份谨慎和怀疑;第二,我们必须明白企业的财务报告是企业实际经济活动的结果,把因果关系搞清楚。

二、母公司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

我们阅读企业的财务报表一般包括母公司财务报表的合并财务报表,我们快速浏览合并报表就可以知道企业集团在一年内的经营成果,这个成果的模糊的,如果要探究财务报表和背后企业事实上究竟发生什么,就必须区分来看待。

①现代企业,特别是上市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有子公司的,从而形成母公司、子公司甚至孙公司,以企业集团的形式从事经济活动。我们根据企业的盈利模式,可以分为三类:经营主导型、投资主导型和经营投资并重型。

对于经营主导型公司,比如云南白药、伊利股份等等,我们主要考察企业的经营活动,企业的经营资产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资产,由此产生核心利润,并且和现金流量表对照,检查利润的含金量。

对于投资主导型,比如伯克希尔、人人网,母公司不从事或者从事很少的经营活动,主要靠投资收益盈利,这样的企业我们就要关注子公司的经营活动。一般来说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就是子公司的经营性资产,我们需要把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进行分解和还原,从合并报表中剖析子公司,也就是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效益怎么样。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管是经营主导型还是投资主导型,一定是自己或者子公司在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如果母公司和子公司,甚至孙公司都不从事具体的经营活动,我们就要慎重考虑是不是一个骗局了。

对于经营和投资并重型公司,我们分开研究就可以了,比如雅戈尔、中国平安、复星国际等。

②合并报表是怎么编制的呢?搬运一下知识: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一)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二)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

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

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三)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③合并报表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合并报表反映的企业并不存在,只是会计主体,母公司和子公司分别代表独立的法人。合并报表反映的是企业可以调用和支配的总资源,但是其收益权和所有权并不完全归属于母公司。

第二、部分常规的比率分析失去了意义,合并报表是以报表为基础进行编制的,个别报表是以账簿为基础进行编制的,在合并报表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复杂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记录,看不到会计项目的原值和对应的来龙去脉,典型的比如许多周转率失去了意义。

第三、合并报表中少数股东的所有者权益由少数股东权益核算,不能拆分少数股东的股本,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金额。这个很好理解,在母公司控制性投资的子公司中,非控制性固定的权益就是“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就是我们二级市场投资人可以实际享受的股权收益。

第四、正常情况下可供分配的利润越多,可以通过股东决议分配的利润也就越多。但是合并报表并不是这样。利例如,母公司亏损严重但子公司盈利,合并层面可能子公司的利润覆盖了母公司亏损后还有结余利润,但是母公司是不能分红的,这是因为公司法关于利润分配的规定是根据单体报表制定的。

简单说,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下,我们可以用合并报表的净利润分析整个企业集团的盈利能力,但是母公司分红只能使用母公司的净利润为基础。

我们遇到这种情况也不必沮丧,因为在母公司的控制性子公司中,母公司是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子公分红的,并且可以安排集团内部的资金来往。

第五、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过程中,母公司和其控制的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已被剔除。因此,合并报表中的数据一定是企业集团与集团外的经济主体发生的业务,即合并报表反映的都

是集团与不受本公司控制的其他经济主体发生的业务。

三、三张财务报表的关系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资产负债表是核心报表,处于支配性的地位。现金流量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变化情况的展开说明,利润表是对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项目部分内容的展开说明。所以三张表是有内在的互相勾稽关系的。

从资产负债表看资源,从利润表看效益,从现金流量表看效益的质量。

在不考虑企业权益的实收资本项目时候,我们可以近似的理解为:

期末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净利润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股票投资中把取票的价格和股票的价值分开看,企业每天都在运营,赚的钱除了分红都沉淀在净资产上面,然后继续以净资产为经营资产开展新的经营活动。某天,一定会为股价的形式反映出股权背后的财富积累。

四、认识资产负债表

①企业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我们从资产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局限性。

看定义,百度百科是这么解释资产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具有四个特征: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资产应为企业控制或者拥有的资源、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计量。

我们注意到“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可以用货币表现的资源在资产负债表里列示

了,那些不能用货币表现的资源在资产负债表中则未予列示。但财务报表中没有包括的资源也很重要,甚至更重要。由此,形成了企业的表内资源和表外资源。

这些报表外的资源主要包括:

第一,资本资源。这里提到的资本资源首先是指股权结构或者股东带来的资源,它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根本方向。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组织行为、公司战略、税务筹划等密切相关。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股东的资源——不仅包括资本资源,还包括许多社会资源——都在企业经营中起着重要作用。许多企业赖以发展的根本资源就是资本资源。

第二,市场资源。与企业密切相关的市场主要有两个:证券市场和产品市场。对于特定的企业来讲,一定是先有企业的产品市场,才有企业可以去的资本市场。产品市场让企业“走”起来,通过产品销售来逐渐积累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产品市场能够让企业生存,并稳健地发展,但是这个过程比较慢。证券市场则能让企业“飞”起来,实现跨越式发展。

企业间的竞争,不是企业间的直接较量,而是企业各自的经济联盟体(即上下游关系)的较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资源就会随之而来,从而推动企业更快地发展。这也是许多企业在达到一定盈利能力之后,到证券市场上谋求上市的根本原因。

第三,人力资源。

第四,表外其他起源。这方面的资源很多,比如企业形成了品牌,企业的专有技术、文化、组织管理、上下游资源,等等。

很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财务报表无法体现,有时候这些没在报表里面的资源更重要,比如商誉,再比如人力资源,特别是在设计类、科研类的企业里面,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培训成本、收益期、在企业中产生的经济效益,这些很难入账。

所以说,在资产负债表里面的资产仅仅是企业全部资源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说,企业的表内资源是为表外资源的运转服务的,甚至只是表外资源运行的结果。

在这样的理解下,企业全部资源的经济表现在哪里呢?净资产收益率和商誉。我特别指出,商誉是企业特殊的资产,它没有明确的量的大小,更应该是一种增值的能力,是企业现有状态下全部资源带来的增值能力。

对资产负债表的认识决定了我们在选择股票对待市净率的态度,这个问题是我和唐朝在股票选择上面的一个重要区别。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阅我在雪球关于商誉和净资产收益率的长贴。

综合起来,根据净资产收益率=市净率/市盈率,我基本上接受了唐朝的体系,在股票评估中以市盈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为主体,但是我保持对高市净率股票的谨慎性。

这个理解的的核心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而不是企业财务报表的认识,这个需要重点指出来

五、股东入资的价值

在上市企业中经常出现企业的资产注入和分拆,甚至重组,面对企业大股东(控股股东)的(再)入资行为,我们该如何评价呢?作为小股东,我们的权益是否受到伤害?

①为盈利能力奠定基础

注册资本是用来支持企业经营的,因此,对用于注册资本的资产的基本要求是:被入资的资

产应该与公司的业务有关系。如果股东的入资是现金,则被入资的货币资金可以立即用来做任何事情,这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非常有用。如果入资是土地使用权,虽然它总能升值,但是如果土地使用权在注册资本中占比过高,仍然毫无意义。

企业股权的价值应该集中体现在未来的盈利贡献和增值前景上。但是,我们看到的往往是现有股份的历史业绩。虽然根据现在的或历史的业绩可以对企业股权未来的业绩作出一定估计,但是,未来终究不是由历史决定的,历史只是决定未来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的分析,应该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进行。

两个要点:入资的资产可整合;入资的资产和企业的经营活动特点相一致。

②.对潜在债务提供保证

注册资本的第二个效应是要对潜在的债务提供保证。因此,如果注册资本不实,如作为入资的资产结构严重失衡、难以整合并产生相应的利润,或者在非现金入资的过程中,资产评估师对非现金资产的评估增值幅度过高,造成实际上的低价高报、以次充好,就较难给企业未来的债权人提供保证。因此,如果企业的入资内容中有非现金资产,就应特别关注估价过程中评估师的角色,关注这些非现金资产的评估增值幅度。

③.股东间的利益关系协调

股东入资还会引起股东之间利益关系的变化。很多企业的股东多于一人,如果每个股东向企业注入的都是货币资金,则按照注入的货币资金的规模比例就可以确定每位股东的股权份额。但是,在有的股东注入企业的资产是各种形式的非现金,有的股东注入企业的资产是现金的情况下,非现金资产的估价高与低以及折算成股份份额的方法会直接影响股东间的利益关系。

投资主导型企业如何进行比率分析美的集团

投资主导型企业进行比率分析美的集团它是通过投资主导、对外扩展迅速实现营业额的增长。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美的集团营业额相等的情况下,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相比多元化的企业盈利能力强。抗风险能力,多元化的企业相比专业化程度高的企业抗风险能力比较强,企业的对外控制性投资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企业对外控制性扩张占用了多少资源扩张的效应又是如何对外控制性扩张主要占用的资源体现在长期股权投资、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其他流动资产、其他非流动资产。占用多少资源用母公司报表的资源减去合并报表的资源的差额,就是控制性投资所占用的资源。

财报分析小知识

1.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比如管理什么的),不影响企业资源减少;

2.把未入账借款利息虚构为在建工程的影响:

a.当年利润的提高;b.导致平均产能成本,不应该有的上升。比如说一平方米的厂房,它的建造成本大幅度提高,未来的效益会因此恶化,未来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固定资产或者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

3.相当多的有实业或自己有自己的产品主导经营的企业,一般来说它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不会太多。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用一些暂时用不到的闲散资金投入到短期证券当中去。

4.行业的差异导致资产结构的显著差异

5.房地产企业的固定资产不可能太多,它不需要大量的生产线

6.货币资金、其他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占比大,一般就是以对外投资管理为主导的企业的特征

7.资产结构的快速增长,一般意味着企业处于一个快速扩张和发展的阶段

8.物理质量差,营运质量未必差,所以资产的物理质量不是我们主要关注的对象,而是要关注资产能用到哪些地方去

9.货币资金存量多少合适:满足企业日常周转的最低存量。从财务管理来说,货币资金规模应该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现金存量

10.资产的期限结构应该跟来源的期限结构大概一致

11.财务费用负的,说明利息收入大于其他融资成本(利息支出。。。)

12.货币资金很多怎么还有借款呢?可能是由于其他货币资金太多了导致资金周转不了,需要借款支持。

13.以经营为主导的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定不会太大

1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虽然算利润,但实际上并没有引起现金流入量的发生,实际上算是一种泡沫利润

15.一般的经验来说,其他应收款不宜超过资产总额的1%;

16.其他应收款如果有巨额的数量,这一定是向关联方提供的资金

17.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远大于合并报表的其他应收款,这个时候的管理模式就是,母公司作为一个融资平台,向其子公司提供资金

18.到底应该关注债权的什么:周转速度?回收状况?

    债权的周转只是手段,目的是销售商品

    不是债权周转速度越快越好,而是一定的债权周转速度推动一定的存货周转速度,并获得一定质量的盈利能力

19.有这样的情况,企业发现利润不高,然后放松信用政策,销售得快一些,营业额上去了,这样应收款项会加大,最后债权上去了,存货周转也算快,营业额也不错,利润就上去了,但现金流量质量(回款)不行了

20.所以我们要多多关注债权的回款状况。如何考察债权的回收状况?:

    a.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一起考察,用年末-年初,在业务增长的情况下债权还减少了说明回款多(规模)

    b.对比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我们更愿意看到应收票据的增长,假如增加的债权多,但几乎全是应收票据的话,基本上不用担心回款质量(结构)

21.债权在减少,预收款在增加,营业额在增加,把这3者放一起,可以看到企业回款能力相当强,赚钱!

22.应收票据中银行承兑汇票占比大,则质量一般是高的

23.应收账款的质量分析:

    a.账龄结构,一般认为,账龄越长,可回收性就越差——对债权账龄进行分析

    b.行业,盈利能力差的行业还账能力就差

    c.地区构成,关注地区经济环境与企业的财务状况

    d.债务人的稳定与波动,稳定的债务人还可以,但说明了企业的业务没发展,波动才是发展——对债务人构成进行分析;

    e.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对形成债权的内部经手人构成进行分析

    f.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准则限定了一个弹性的范围,企业在范围内选择一个,这个选择就是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准则不约定,企业自己判断,这叫估计。

24.坏账准备政策分析:1.年度间比较(注意发生突变的情况);2.常识判断;3.企业间

25.一般来说,应收利息和应收股利不会太大;

26.应收股利和应收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一般都是优质资产(意思就是回款没问题)

27.预付款项一般与采购相关联,但不一定是采购存货,可能采购固定资产,可能是无形资产。所以预付款项未必一定对应着存货的增加

28.预付款的生成一般有:

    a.长期资源采购,为了长期资源或者工程类的预付款一般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扩张

    b.一般性的存货采购:1.惯例;2.对方的竞争优势(比如一个产品很火,那就需要打预付款了,没人要的,赊销都没人要)3.本方的竞争劣势(本方参与度不高,财务状况下降,信用评级下降)4.向关联方提供资金(向关联方提供资金,走其他应收款,容易引起关注,但走预付款,关注就没这么多了)

29.其他应收款,跟正常经营活动交易没有什么关系的往来款项,比如给职工垫付的款项,出公差借的。不能指望其他应收款偿还流动负债,因为它不能转换为现金

30.其他应收款巨额部分,就是向关联方提供资金:1.子公司(内部关联方,子公司拿走的钱是可控的,所以该部分质量取决于子公司盈利状况);2.母公司和兄弟公司(外部关联方,合并报表超高部分,3种其他应收款中质量最差的,基本等于不良资产)

31.再议存货周转速度和债权周转速度:动态平衡并盈利。存货周转速度过快,可能是应收账款增长过快引起、推动的

32.流动资产自身结构合理性:债权规模,存货规模与周转结合考虑

33.流动资产整体周转效率与行业特征吻合性:

行业内的比较(需要特别关注各个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的差异问题)

34.流动比率没有考虑结构问题,由于结构和质量密切相关,所以,同样规模的流动资产,由于结构不同,质量差异会很大

35.存货如果周转得好,是质量最高的流动资产

36.会计处理与比率失真:

    a.会计处理容易出问题的地方:1.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计提;2.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计提;3.存货的减值计提;如果企业过度计提的话,会恶化流动资产的账面价值;可能有的企业用其他应付款夸大负债,隐藏当期利润或故意制造亏损

    b.预收款项将极大地改善本公司的现金流量状况,但是会恶化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37.借款优先用短期借款,因为产生的财务费用不高

38.货币资金还要看结构,看看其他货币资金多不多,其他货币资金是被限制用途的,就是不能自由支付的

39.年初年末的比较一定要做,这个比较看的是发展方向

40.假设短期借款增多,但货币资金规模不相当,或者货币资金规模相当但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产生的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保证金)占比多,则这是一个业务扩张的信号,因为靠以前的稳定经营的钱不够,所以需要贷款支撑。但如果货币资金规模相当且其他货币资金占比不多,则没有证据表面这是一个业务扩张的信号。

同样的,假设购买设备,固定资产增加,应付票据增加,也是由于业务规模引起的

41.房地产企业固定资产不需要太多,所以预收款项、短期借款、长期借款这3个资金来源主要指向存货(就是房子)

42.资本的含义:贷款和股东权益,不包含应付款项,预收款项。。。

43.当企业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的时候,一般表现为低流动资产对较高流动负债的保证

44.有的公司会利用应付职工薪酬故意压低利润

45.应交税费年末相比年初大幅增长,一般代表业务发展的一种结果,代表企业的红火

46.即使产品质量没问题,也有很多预计负债,稳健过头了,这可能就不是业务问题了,而是会计调节问题了,想压低利润

47.会计考虑的是企业运行规律问题,而税考虑的是政策和法律的问题(不同时期或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倾向性)

48.递延所得税既不是资产也不是负债,它只是一个平衡会计和税法口径的项目

49.会计利润高,应税利润低,递延税款出现在负债方(推迟纳税),反过来就在资产方(预交税款)

50.非上市公司的资本公积不多

51.实收资本增加,但现金流量表中的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没有,则这个实收资本的增加没有引起现金流入,这种情况可能是企业间资产重组,别的企业用其它公司的股权入资,这是一种非现金入资,一般投入到长期股权投资;也可能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资本公积减少,实收资本增加(就是派发特别股票股息)。

52.资本公积增加或减少可能原因:

    a.非分红性入资(分红性入资叫股本或者实收资本,非分红性入资只能放到资本公积),发行股票的溢价收入会放到资本公积里,资本公积在发行股票时代表了一种企业被追捧的程度

    b.非利润性资产增值:1.当股价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企业为了稳定住股价,抵制一些恶意的收购,企业会从市面上买入自己的股票,减少流通的数量,股价高了的时候卖出去了,这些非利润性的资本利得就放在资本公积里;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增值,这被认为时资产质量的提升,并非是利润的提升;

所以说资本公积增多,或者股东预期高,或者资产质量的提高

53.股东权益:

    a.股东入资——实收资本;

    b.非利润性资产增值——资本公积;

    c.利润性增值——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54.预案与议案:预案与议案对于董事会来说都是一样的,要审议,但是对于预案,董事会审议只是第一层审议,接下来要提交股东大会通过,议案不用

55.分红应该是按母公司利润来分红;

56.当股东权益中,前两项比较薄的时候,此时如果做现金股利分配,会进一步恶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以股票股利分配为主,改善融资能力(资产负债率不好就不好融资)

57.关于长期负债及偿债能力怎么看:

    a.资产负债率;

    b.核心利润及其现金流入能力;

    c.保障措施(找控股股东借)

58.长期贷款不能光看是否能保证利息偿还,还要看企业的长期持续盈利能力怎么样

59.预收款项过多导致负债率被夸大

60.有2个费用的项目在报表里不是费用:1.待摊费用(是资产,等待摊销);2.预提费用(在其它流动负债里,是负债,已经做费用处理了,但是还没有付钱)

61.预提费用导致的负债增加和预收款项导致的负债增加,这都不是真正的导致负债增加

62.预提费用较高,此时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很可能是在推迟确认利润,或者预先确认费用

63.杠杆比率,融资能力根本上是需要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来支持的,核心盈利能力不行,哪怕现在杠杆率不高,以后很可能都会变高的

64.股权结构主要指股权内部的股东持股构成状况,主要指普通股内部构成:1.控股性股东;2.重大影响性股东;3.非重大影响性股东

65.股权结构决定资本结构

66.站在企业的角度看战略:

    全体股东的共同意志决定了企业的战略

    经营体现战略,所以战略由经理人控制,那么谁决定经理人呢?背后的大股东

67.企业的资产结构跟盈利模式的关系:

    经营资产(货币,债权,存货,固定,无形)——》核心利润——》经营净现金

    投资资产(更多关注控制性投资)——》子公司核心利润——》子公司的经营净现金

68.当投资主导型时,必须要特别关注合并报表,看自己的报表没用了

69.投资资产绝不局限于投资本身的规模,还包括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

70.在建工程都要计提减值准备,再建它何用?当在建工程都要计提减值准备的时候,那么说明公司一开始就不想让它成功。

71.重大资产结构及方向的变化:

    1.关注流动资产3大问题(体现了经营问题):

        1.现金存量管理问题;

        2.销售回款的安排问题;

        3.购货付款的安排问题;

    2.三大长期资产的问题(体现了战略问题):长期投资、固定、无形

    所以,战略看长期资产,经营看流动资产

72.主要不良资产区域:

    1.呆滞的存货;

    2.闲置的固定资产;

    3.包含潜亏因素的投资;

73.利用资产负债表预测前景:

    1.从经营看前景

    2.从投资看前景

    3.从融资、重组、并购这些方面看前景(公司不行了,就得融资、重组和并购了)

74.关注股权结构对企业产生的方向性影响

75.其他综合收益,实际上就是非利润性的资产价值变化

76.子公司分红,就放到投资收益中

77.在正常发展的企业中,它的费用在年度间一定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对突然降低的企业费用我们要保持高度警惕

78.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重要分析项)——关联方就是可以不依赖市场来制造业务的有关各方,短时间内造出业绩,但是是反市场的,不可持续。

79.毛利率包含的产品竞争力:无论什么情况下,毛利率降低都是竞争力下降的表现

80.费用率要考虑有效性,还必须要考虑背后的,费用的发生单位和受益单位之间的关系

81.出现了核心利润和投资受益的互补性变化,可能是主营业务出问题了

82.小项目有大贡献,说明核心业务有问题了

83.资产减值损失,如果是正常部分的话,代表了相应资产的管理质量,比如应收账款的资产减值损失,说明债权管理;存货减值损失,说明存货管理。异常部分的(异常高或异常低),可能就是利润操纵的部分了。

84.存货周转超过两次的话,核心利润*(1.2~1.5)=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如果有这种情况的话,企业的利润质量就是很不错的了。

85.有利润没现金,一般表现为两项资产高:1.存货;2.应收账款

86.利润结果是资产,任何一项资产都可能是利润,所以主要关注利润对应的资产的质量,所以资产质量是利润质量的应有之一

87.层次越低的主体越是经营主导,中层次的并重,高层次的投资主导(在一个集团中的层次)

88.所有资产质量变化和利润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89.子公司的分红,母公司如何做会计分录:

    1.未收到分红现金:

        借记:应收股利

        贷记:投资收益

    2.收到分红现金:

        借记:货币资金

        贷记:投资收益

90.比率分析在什么时候是有用的?在分析非常典型的企业的时候有用。比如说一个企业结算方式单一,只有应收账款的债权;业务结构单一;

91.一般来说,投资活动的流出量(用来发展的),由筹资活动的流入量来支持,而不是经营活动的净流量,除非经营活动很不错

92.不涉及现金流量的三类活动:

    经营活动:各种摊销性费用,应计性费用

    投资活动:用非货币对外投资:债转股,股权互换

    筹资活动:债务转股本,非货币入资;非货币还债

93.投资活动的流出量体现了一种战略的布局,安排

94.发动机是筹资流量

95.债务和债权互相抵消了,没有现金能力,但是业务还是有的,营业成本什么的还是有的

96.现金流量净额分析:

    1.充分性:与核心利润比,充分;与用途比,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必须有相当强的补偿能力:a.折旧与无形摊销;b.利息支出;c.现金股利;d.扩大再生产(经营活动净额还有余的时候才用它再投资,所以应该优先考虑前面3项的用途)

    补偿能力的高低,既取决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本身的能力,也取决于会计政策(可能会拉长折旧年限),筹资状况(利息支出的多少)和分配政策(可能会分少点股利)

97.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分析:

    1.投资的战略

    2.投资的效益

    对内投资3个方向:1.无形资产;2.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原值;3.预付款项

    对内(利润表)的效应

98.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质量分析(看筹资作为):

    完全是被动的,取决于前两项活动具体情况的变化:

    小于0:动用储存货币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借款,增发股份;

    大于0:适时还款;

99.现金流量表的关系是一种来龙去脉的关系:

    从筹资开始看看筹资有没有必要,有必要的话,看借了哪些钱,支持了什么(很显然格力电器09年支持了现金存款增加的行为),投资活动流出量的战略意图是什么,投资形成的资产是什么,投资形成资产以后产生的效应又是什么,这效应是今年释放还是明年释放,未来释放。投资流入量多可能是压缩投资(今天卖一家子公司,明天卖一家子公司,迟早卖没)。经营活动流量,重点看净额的充分性(核心利润的1.2—1.5倍)

100.分析格力电器母公司资产负债表的无形资产项,发现年末规模比年初少了1千多万,这可能是无形资产的摊销,而且也不代表企业的无形资产没有增多,因为还有没有入账的无形资产;

    再看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格力电器当时的固定资产每年折旧大概在3亿左右,而年末的固定资产比年初的还多出一些,说明当年增加的固定资产比3亿还多;

    固定资产的增加若是为了业务扩张,则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及核心利润都会有相应的增加,再看营业收入,期末比期初增长了,但是非常不明显。营业成本,期末比期初反而降低了,明显感觉固定资产增加的速度快于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增加的速度。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1.新增的固定资产跟本期的业务无关,跟未来的业务也无关;2.跟本期业务无关,因为刚刚安装调试完毕,跟未来业务有关,现在的产能只有在未来才能得到释放;所以固定资产是形成了,但是利用率显然是不够的。